作者:merlin 有些專門從事“獵頭”業(yè)務的經紀人在對找工作的人介紹經驗時,把準備個人簡歷和面試過程視為兩個不同的任務。個人簡歷的作用,相當于一塊敲門磚。如何使敲門的聲音足夠大,能讓里面的人聽見,同時又表現的有特點,不失禮貌,讓里面的人產生“急于一見”的感覺,是準備簡歷的技巧。但是,待里面的人一旦開門后,你的表現能否得到信任,讓人感覺到你就是那個他們所期望的人,從而最終允許你跨過那道門檻,這就是面試的關鍵所在了。 我先后在Nortel的兩個部門進行了面試。而面試的過程卻并不如同我原來想象的那般讓人緊張。一次面試所面對的是部門經理加上另外兩個同組的工程師,而另一次則只是和經理一個人的談話。在面試的過程中,他們對技術背景的了解,只是限于讓我自己介紹一下,并沒有過多的刨根問底。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了解我對所作工作的認識,如何應對團隊工作環(huán)境中的各種問題,已及對個人發(fā)展如何考慮等等。 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又參加過來自不同公司和在不同場合的多次面試。我發(fā)現在美加地區(qū),這個過程都大同小異,而并非Nortel所獨有。如果要較真兒的話,那還可以說,在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還是有些區(qū)別。對大公司而言,通常更加注重對候選人的“軟”能力的考核,諸如,是否有自主工作能力,對新技術和知識的敏感程度,團隊合作精神,對自己的強項和弱點的認識,等等。大公司通常都有自己的培訓系統(tǒng),并相信員工在技術知識方面的欠缺是可以通過培訓和自我學習彌補的,因為在高科技領域,知識更新非常快,僅靠原有的底子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對員工的自我提高能力尤為重視。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在簡歷中所描述的所具有的技能不能水分太大,否則一上手就可以知道你到底行不行。大公司所給的“offer”通常都有三到六個月的試用期。明顯能力不濟的很快就會被淘汰。 以此相反,小公司的面試,則一般更側重“實惠”,更著重對技術能力的了解,以及對過往所從事過項目中所用到的技術的熟悉程度。畢竟這些直接關系到進來的人能否馬上進入角色。不過,諸如像聽說在國內一些公司進行的“考試”類的面試,卻從來沒遇到過。至多是讓在紙上,或黑板上寫寫畫畫,示意一下。 不論大小公司,在對候選人面試時,都會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對來面試的人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不能問及個人隱私類的問題:像年齡,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等。諸如國內一些招人部門動輒要求“男性,三十五歲以下,未婚(或已婚)”等等類似的用人標準,在這里絕對不允許。因為這種要求帶有明顯的歧視性,與當地的社會道德標準有著根本的沖突,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這種要求會給用人方帶來巨大的麻煩,很可能會有法律糾紛。而且,一旦進入法律程序,法院絕不會對公司方面給予支持。曾經有過一個案例:一個黑人女性去應聘一份工作,盡管用人方沒有明說,但她感受到了由于她的膚色和性別的原因,使她沒能得到這份工作。于是她決定訴諸法律。盡管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最終的結果是,法院判處,公司一方因為沒能證明她的技能不適合這個工作,所以必須雇傭她。拋開這位黑人女性這樣進入公司后的境遇如何不論,這個結果無疑給了所有雇主一個明確無誤的警示。 除此之外,這個過程也有一些不言而喻的“潛規(guī)則”。比如,用人一方可以詢問候選人過去設計過哪類產品,熟悉哪類技術,設計手段和工具,現在服務的公司大致背景情況等等,但卻不應該對其從事過的項目內容刨根問底,了解細節(jié)。因為,這有可能涉及到別家公司的技術及商業(yè)機密,有“偷竊”之嫌。特別是對于來自其直接的競爭對手的候選人更是如此。此種行為一旦被對方抓住把柄,麻煩就小不了。另一方面,如果被面試的人為了爭得被錄用的機會,向用人方表示可以把現在公司的技術商業(yè)機密帶過來,其結果恐怕會適得其反。在高科技領域里,員工跳槽是很常見的事。這種行為如果得到鼓勵,今天,你從他口里了解了別人的秘密,轉天他離開后亦可以把你的秘密告訴別人。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個值得信賴的人。誰都斷不會為這點小利去冒此風險。 當然,我也碰到過例外的情況。我曾經參加過一家國內的“著名”企業(yè)在這里的面試。負責面試的人很熱情,表現出求賢若渴的態(tài)度。雖然他的態(tài)度很客氣,但其談話方式和所問的問題卻讓人很不舒服。不但把年齡家庭這類讓這里的人很忌諱的問題問了個遍,而且對我原來的公司產品的設計方案,實現方法以及目前用戶方面的情況刨根問底,不達目的不罷休。讓人實在懷疑,他感興趣的到底是人還是別家公司的底細。也許是他覺得都是中國人,沒有顧慮,所以直截了當,對我有些炫耀地說:你們的那些產品是怎么回事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工程師玩那些設備可能比你們還溜!是,我相信會是這樣。我也相信他的這種談話方式在國內可能再正常不過。但他總該知道“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在這邊做事,總該先做做功課,起碼了解一下如何做表面文章。面試是個雙方了解的過程。以這種方式面試,其結果如何可以想象。事后我問起我的一個俄羅斯同事的感受,他斷然表示,只要有一點兒可能,他就不會為這家公司工作。 扯遠了。 經過在Nortel的兩次面試后,就是等待。這個過程往往讓人覺得非常漫長,特別是在這是一家你非常想去的公司的情況下。中間,我曾接到過其中一個對我進行面試的經理的電話,說我的面試結果讓他們很滿意,我現在是處于他們候選人名單的“Top List”上,這更讓我充滿了期待。終于,我等的結果來了。在又一次給我打電話確認了我的意愿后,我收到了一大包Nortel人力資源部門寄來的資料,即所謂的“Job Offer”。其中除了確認了我的職稱,所列出的工資數目也如我所料,比我現在水平高了不少。讓我立時覺得,哥們兒現在有錢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終于跨過了那道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