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和出口國的中國將發生變化。 在汽車和電子產品等使用的稀土材料中,中國的產量占了全球9成以上。2010年以后中國強化了出口管制,全球第二大稀土消費國——日本的廠商對此一直苦不堪言。不過,針對中國的壟斷體制,最近一個全球性“包圍圈”正在逐漸形成。 日本、美國和歐盟(EU)于3月13日就中國的出口管制問題向世貿組織(WTO)提起了訴訟。除了鏑和釹等稀土材料外,訴訟對象還包括鎢和鉬。起訴的理由包括三點:①征收出口稅、②限制出口量、③規定最低出口價格。日美歐認為中國隨意設置這些管制措施違反了WTO協定。 中國國內的稀土出口港。日美歐向WTO起訴了中國的出口管制 稀土出口管制已經發展為日中兩國間的外交問題。雖然日本政府一再要求中國修改管制規定,但并未見到明顯的改善。2011年夏季,鏑等主要稀土元素價格出現暴漲。中國政府方面一直以稀土開采造成環境污染為由限制生產。不過2012年1月,WTO認定歐美起訴的中國限制鋁土礦等部分原料出口的做法違反了協定。于是,日本外交部也宣稱“趕上潮流”,決定與歐美聯手圍攻中國。 “2014年中國將變為進口國” 在全球多個國家都在不斷探討的TPP(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和EPA(經濟合作協定)中,也規定了很多旨在確保貿易公平性和解決加盟國之間糾紛的規定。即便是現在姿態強硬的中國,想持續無視這些國際準則也并非易事。 不僅是外交,民營企業也在施壓,希望中國改變出口管制。供給方面,美國Molycorp公司投資約9億美元在加利福尼亞州開發礦山,將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正式供貨。另外,該公司以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加拿大大型稀土加工廠商,建設了從礦山開發到加工的一條龍體制。 日本的綜合商社方面,雙日和住友商事分別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確保了礦山權益,計劃與Molycorp同樣在年內開始供貨稀土。 消費方面,TDK開發出了最大可將高性能釹磁鐵使用的鏑用量減半的技術,并已從3月開始量產,而且預定2013年量產完全不使用鏑的釹磁鐵。在這樣的包圍圈之中,中國國內的產業構造也被迫出現了變化。 Molycorp公司首席執行官Mark Smith斷言:“中國到2014年將變成稀土進口國”。隨著汽車和電子產品不斷擴大在中國的生產,稀土需求自然會增長。據悉中國的稀土消費已經占了全球總需求的7成。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開始取締非法的資源開采企業。雖然中國沒有公開準確的數值,但估計產量會不斷減少,中國國內遲早也會出現供求緊張的局面。這意味著以供給壟斷體制為后盾的中國市場統制力將會衰落。 稀土問題最近數年來可謂過熱,隨著內外局勢的千變萬化,中國的退路在逐漸被切斷,迎來的將是解決稀土問題的最終階段。 (記者:北爪 匡,《日經商務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