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卡與U盤生在同年,可以稱為表兄弟,也是一種基于半導體快閃記憶器(Nand Flash)的記憶設備,只是接口不同,為9 Pin接口。SD卡家族有三個兄弟,他們除了外表尺寸不同外,實質上完全一樣。普通SD卡標準為24mm×32mm×2.1mm,MiNi SD卡標準為20mmX21.5mmX1.4mm,Micro SD卡(T-Flash卡)標準為15mm x 11mm x1mm 。 SD/Mini SD/Micro SD SD卡由日本松下、東芝及美國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開發研制,2000年成立了SD卡協會,東芝一直走在SD卡最前沿。近年來,SD卡逐漸在卡的混戰中勝出,廣泛應用在數碼相機、GPS、DV等媒體設備中。 隨著數碼產品體積的要求,2003年SD卡組織發布了MiNi SD卡標準,配有卡套可轉接成標準SD卡接口,MiNi SD卡組成、接口及功能與SD卡完全相同,但面積為SD卡的37%。MiNi SD卡還未及普及開來,就被隨后出來的Micro SD卡所取代。 2004年由Motolola和Sandisk共同創造的T-Flash卡,以更小的體積受到手機的青睞,之后被SD卡組織納入SD卡系列,并更名為Micro SD。該卡15mm x 11mm x1mm的體積,約為SD卡的1/4,只有指甲大小,當之無愧的成為現時最小的存儲卡。該卡一經面市,立即受到手機等更高空間要求的數碼產品關注,其中Motolola為首家采用該卡的手機公司。 從技術層面看,SD卡、MiNi SD卡和Micro SD卡的構成是完全一樣的,主控制器芯片往往共用同一顆,只是外形物理尺寸不同而已。MiNi和Micro通過轉接卡套可以直接當普通SD卡使用,轉接卡套只是單純物理連接線上的轉換;從封裝技術上看,SD卡最為簡單,內部采用封裝后的標準芯片貼片生產,然后使用超聲波塑封外殼,而Micro SD卡受限于體積,內部主控和Nand Flash均采用晶圓體綁定后直接封裝成卡,因此加工難度較大,大部分都在臺灣封裝生產,國內工廠一般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從市場容量看,Micro SD卡的市場容量要遠遠大于SD卡,因為其直接和手機量綁定。 目前市場上作為媒體存儲的卡,除SD卡系列外,就只剩Sony記憶棒了,后者是排他的,完全依賴Sony自己的產品線,其它的CF,MMC,XD卡等均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后被市場逐漸淘汰。所以,真正意義上,SD卡系列已經占據了移動存儲的頭把交椅,其市場容量遠超U盤。當前,Micro SD卡已經成為手機的標配,2008年帶卡插槽的手機出貨量在近6.85億部,占整體出貨量的60%,預計到2013年將增長到9.9億部。因此,Micro SD卡當之無愧的成為SD卡系列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分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