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左強講——行業那點事兒之電子書行業大思考系列 中國電子書的用戶群體能否復制歐美? 這個問題看似很滑稽,用戶就是用戶,何談復制。其實,這在中國還真就是個大問題。 在歐美,紙質書的價格相對比較高。以一本硬皮精裝喬布斯傳為例,在美國紙質書原價35美元(折合人民幣227元),而在中國,中文版原價為105元。 在歐美,讀書是一種普遍行為。在地鐵上,飛機的旅程中,隨處可見人們拿出隨身書籍閱讀。 在歐美,眾所周知,知識產權意識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意識形態。盜版不光是一種違法行為,更高一個層次已經作為更為強大的道德和信譽的一種社會約束,極少有所謂盜版或免費獲取的情況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亞馬遜推出的電子書籍就完全符合了市場需求。 然而,在中國,首先中國人并不愿意看書。2008年的一份數據表明,中國人每年閱讀率連續6年逐年下降。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閱讀幾本紙質書?有一個數字是4-5本,我本人持有很大懷疑,因為我們有8億農民。另外一個數字更為可靠,2008年,中國有讀書習慣的人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人均每年閱讀0.7本。上海市是全國讀書較多的城市,人均年讀書量達到6-10冊。 從水清木華研究中心2010年中國電子書行業調查分析報告中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電子閱讀用戶約8000萬,其中付費用戶不超過20%,而這20%基本上是“輕度閱讀者”,也就是用手機快餐式閱讀,武俠、玄幻、穿越、情感類小說,換句話說,絕大多數都在網絡盜版和盛大的網絡原創里面。 更重要的,同樣的眾所周知,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盜版在中國,目前看來是一種無法管制的存在。中國絕大多數讀者可以接受盜版的巨大差價下的錯別字率,而作為電子書,來自網絡的各種途徑卻都是完全免費的,越是流行,越盜版。我們可以隨處可見上班路上,地鐵上用手機閱讀,可以負責任的說,幾乎100%為免費獲得的網絡盜版電子書。 以當下一本流行書《金陵十三釵》為例,當當上正版電子書的價格為4元。 然而,百度上隨手一搜,全都是免費盜版的txt下載鏈接。 而一個嚴肅的事實,當當上下載的所謂正版電子書,由于采用了Epub格式,下載到手機閱讀,沒有段落縮進,渾然一體,毫無正版美觀可言。相反盜版txt下載后,有清晰的段落和縮進格式。 一個更為嚴肅的事實,花費4元獲得的所謂正版電子書,居然存在不止一處錯誤。那么,這和網絡上獲得的免費盜版書又有什么本質區別呢? 面對在中國越流行,越盜版,越首發,盜版越同步的情況,那所謂的首發和正版,在中國大眾消費者的認知中,又有多少付費購買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人口基數有多大,在大眾讀書市場,中國目前都不可能具備這樣的足夠消費型閱讀人群。 從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的銷量可以清楚的看到,2009-2010年,電子書硬件設備的暢銷和中國人愛不愛讀書實在沒有太大關系。國人爭先恐后的購買電子書是作為時髦禮品送禮的,出發點不是買來看書的。隨著所有電子產品的宿命,當慘不忍睹的價格戰讓這個產品不再具有高檔禮品的價格屬性時,一切立即被打回原形。對比一臺沒有任何娛樂功能,只能用來讀書電子設備,那能夠上網、娛樂、游戲兼顧看書的PAD無疑是更具吸引力的。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幾千年來以孔孟之道孕育的國人卻不愿意讀書了呢?這是整個中國10年大躍進式發展的整體環境決定的。從2000年以來的10年中,是中國全方位提速趕超世界的10年,是中國人缺失了信仰的10年。材料、能源、航天、軍事、電子、互聯網。。。中國在各個領域的趕超速度絕不低于高鐵。快則少思,進而浮躁。一個個突破,一個個領先,政界腦海中是政績,商界腦海中是資本,老百姓腦海中是賺錢。而恰恰在這個時代最賺錢的都是低學歷者,甚至很多小學沒有畢業。那些讀了萬卷書的,卻不得不處在中間夾心層,他們不甘、不安、不信、不服、不上、不下、迷茫、彷徨、渴望。試問,這樣的心態是否適合安然閱讀?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大眾閱讀市場,單純的閱讀并不具備合理的付費閱讀群體和環境。這里,我們仍然堅信,隨著時間,讓這一波浮躁過去,有些本然的東西會逐漸回歸到沉靜。但這個時間,絕對不僅僅是3-5年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