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AI大師中國深度巡回交流系列第一站之“Alan Yuille教授走進上海”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辦。據悉,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徐匯區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聯合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和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依圖科技共同主辦,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籌)、上海浦東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協辦。 Alan Yuille教授師從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是全球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奠基人,是首位將“學習”引入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大師,最早開始用能量模型,即后來概率圖模型的開始,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貝葉斯理論在計算機視覺和心理學感知方面應用的推動者。目前就職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認知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系,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視覺識別與機器學習中心主任,并于UCLA統計系任職,同時在心理學系、計算機系、精神病學和生物行為學系任客座教授。曾獲得計算機視覺論文最高獎馬爾獎,并曾擔任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主席。 ![]() Alan Yuille教授也是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朱瓏博士的導師,此前依圖科技憑借領先業界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已經摘得多項頂級國際人臉識別挑戰賽冠軍。 全球AI看中國,中國AI看上海 人工智能(AI)是全球主要大國爭奪的科技高地,也是中國重點發展的科技創新領域。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更是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上海市政府率先響應,最新發布的《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顯示,上海市將全面實施“智能上海(AI@SH)”行動,形成應用驅動、科技引領、產業協同、生態培育、人才集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成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引擎,為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新動能。 “中國整個社會和工業界在人工智能發展上非常積極,我看到中國社會在過去20年里變化非常巨大,例如高鐵,美國已經落后于中國20年了。” Alan 教授在分享中說,人工智能就像19世紀的電力一樣,會對整個社會變革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等領域,以依圖科技為代表的新興創企,已經走在了全球技術創新的前沿,2017年依圖科技就曾兩度摘得全球權威機構組織的人臉識別挑戰賽冠軍。美國知名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還曾發布一份報告,其中援引依圖科技奪冠,指出“中國不再處于相對于美國的技術劣勢,而是已經成為真正的同輩(競爭對手),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許會有能力超越美國。”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朱瓏博士認為,科學從地域上的演變有著客觀規律和歷史性,百年前科學研究的巔峰在歐洲,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頂級科學家大規模向美國轉移,中國留學生到美國頂尖學術機構學習,如今一大批人才回到中國,今天的中國已經儲備了大量人工智能人才。2005年朱瓏博士與Alan教授在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發表論文時,國內還沒有人發表,如今NIPS會議超過5成是用中文演講。 ![]() 產學研共建實驗室,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在此次活動上,上海交通大學、依圖科技、新銳人工智能芯片公司ThinkForce還宣布共建“視覺計算與應用”聯合實驗室,三方將共同研究如何高效捕獲、處理和理解圖像視頻類數據,將生物特征識別和視頻理解技術與先進的異構計算架構芯片相結合,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并使此類技術可落地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商業、智慧醫療和智慧金融等眾多行業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學術界、工業界和社會,三者在人工智能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學術界負責培訓人才,開發人工智能的前沿領域;工業界和社會之間的合作,能讓工業界獲得更好的數據,和學術界之間的合作,能夠獲得更好的人才。同時,工業界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好地回饋給學術界和社會。”Alan 教授指出,釋放人工智能對整個社會變革的巨大價值,需要學術界、產業界和社會攜手。 “我們今天在上海做的事情,不只是中國領先,基本是世界領先,而且領先的幅度非常大。上海已經能吸引生物、生命科學、健康、醫療制藥、信息科技、芯片計算等全球最領先的事業,領域分布非常廣。這些公司今天可能只是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但都有世界最頂級的人才,在硅谷也很難湊出這樣的團隊。”朱瓏博士說,人工智能使得中美成為全世界創新的“雙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