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人工智能技術近年來日漸興起,全球科技巨頭均在積極布局這一領域,專業研究機構認為人工智能應用前景廣闊,將改寫未來10年ICT(信息、通信和技術)產業面貌。 目前,人工智能應用于信息和通訊技術之間的競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蘋果、谷歌、IBM、微軟與雅虎等國際知名廠商爭相通過并購、人才爭奪戰等手段來強化布局人工智能技術相關領域。 拓墣產業研究所近日發布報告預測,2015年以企業為主的人工智能系統市場價值接近2億美元,到2020年將達20億美元以上,5年之間成長倍數高達10倍。 拓墣通訊暨終端產品分析師尤克熙認為,人工智能原本只是一項用于研究領域的專精科技,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拓展,開始進入一般人工智能時代,大企業開始利用并購獲取技術,并結合大數據與云端服務器進行改進其服務。 “人工智能導入企業將于未來5年成為重心。”尤克熙表示,包含制造業、軟件業、資訊工程業、生物醫療科技、零售通路業、網絡業、汽車產業等都將陸續導入人工智能技術。例如導入人工智能于機器人技術可提高制造業產能與效率;導入人工智能于醫療產業,結合穿戴式裝置將可提振整體醫療水平等。 在研究機構看來,人工智能將成為IT領域一場重要的技術革命,目前市場關心的IT和互聯網領域的一些主題和熱點(智能硬件、O2O、機器人、無人機、工業4.0),其發展突破的關鍵環節都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望成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IT產業發展的焦點。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兩會議案中建議制定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加快人工智能布局。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IT發展的前瞻方向。未來5-10年,人類將進入智能一切的時代,機器人將像水、食物、互聯網一樣,成為人類每天生活中的標配,難以脫離。 為促進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國務院不久前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11項具體行動計劃中,其中一項便是“互聯網+”人工智能。《指導意見》表示,將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 微軟不久前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微軟“小冰”的全球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迎來拐點。人工智能有改變操作系統、互聯網入口乃至各種傳統產品的潛能。人工智能未來和其他商業模式將更加緊密結合。 在國內,人工智能技術正被嘗試應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場景中。比如今年騰訊和阿里爭相推出刷臉支付功能,從中也可以看出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規模化商業應用已經初見端倪。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人臉識別2015年有望實現商業化應用。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進入突破的臨界點,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將廣泛應用于機器學習、智能機器人、機器視覺、無人駕駛等領域。人臉識別是人工智能中目前技術成熟度最高的應用領域之一,金融、安防等行業今年將迎來大規模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