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曄卿 在我開始進行方向選擇的過程中,曾經有過無頭蒼蠅的亂撞,這個項目不錯,那個項目也不錯。現在回過頭來看,每個項目都挺好,只是看你自己合適不合適做。如果不考慮財務問題,所有的項目都是好項目,都能滿足客戶需求,也能滿足個人的做事愿望與成就感。 可是,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們的同伴、合作商、辦公室物業、電信運營商、交通收費、家人,他們沒有錢花是不行的。我們必須保證做這件事情后的產出,與投入之間的差值,能否保證我們做這件事情的管理投入和人員花費,這才是最難的。 因此參考建議十一:電子工程師創業,先學會從財務角度考慮問題,凡事先算帳,不滿足財務條件(產出 - 投入的結果>參與人員的收益,這樣才會有利潤)的項目,再喜歡再好,都不是適合你做的。 后來我發現,要想更好地實現財務目標,我們只能做自己熟悉的,但是熟悉的能干的東西,又是我們上班時候干的事情,這樣與原來的老東家就會有直接的沖突,嚴重的會有知識產權或商業機密的官司糾紛問題,有技術出身的兄弟被抓這樣的例子也實實在在發生過,這一點上我就沒想這樣干,因為我不想離職了,大家連朋友都沒得做,而且,我也想用自己的實際效果來證明自己,不挖老東家的墻角,一樣可以活的好,啞然失笑中,往好里說是仗義,往壞里說也算是小孩子氣似的賭氣的一面吧。不過這樣確實少了不少的糾紛和擔憂。 我的定位:要么做原來自己做過的,要么以原來自己做過的為目標客戶。前者可以利用我掌握的技能,后者可以利用我掌握的對客戶需求的了解。我最終選擇的是后者。 參考建議十二:為避免糾紛計,最好做以原來自己做過的為目標客戶的東西,為之配套。或者干脆另辟蹊徑,另搭爐灶另開張。 沿著以上的路走下來,只要勤奮,肯動腦,活著慢慢走下來,應該是完全可能的。 下一步就是考慮發展的問題了。看過太多的企業家的報道,曾成杰被死刑了,禹作敏判了,黃光裕進去了,周正毅進去了,這些人,無一不是介入了政治,與官員走得太近,容易傷身。遠離官場,不能很好的利用權力資源,走得太近,易惹火燒身。出問題的原因不過幾種:官商反目,商永遠斗不過官,除非你準備好了玉石俱焚;官出事,商被牽連;官官斗僵持中,商倒霉;因此,生意中最好與官員保持適當的距離。 參考建議十三:不去商業不發達的小地方開公司;離政府官員遠點。否則,動輒叫你去買單,借你輛車開開的事都算小的。日久年深慣出毛病來,哪天你敢捋虎須的話,等待你的將是一切歸零的命運。 其實,在這里寫出來,我這已經犯了大忌,這種規則,是只能揣摩不可明示的。但為眾多電子技術工程師小兄弟們計,豁出去了。如果寫出來的都是書本上可以找得到的,那大家讀我文章的價值何在。 迄今創業已經5年多,進入了第二階段的創業期,這個階段,希望看到更多的同類兄弟與我同行,隨著產業的升級,技術的地位將不斷上升,經濟的寒冬之后,迎來的將是技術創業者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