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以下是即將卸任總編輯、擔任EETimes“首席國際特派員”新職的吉田順子(Junko Yoshida)女士近日發表的一篇博客文章,提及EETimes將投注更多資源在中國 (大中華區)在地報導的一些新策略。EETimes的報導未來將會更有看頭,請讀者們拭目以待啰! 對于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持續快速成長的中國,無論是商業世界或是全球媒體,都不得不伏首稱臣;不過中國也很容易被用以制造危言聳聽,無論是其廉價勞工、仿冒DVD、共產.黨、思想改造、官方主導五年計劃……等等,對美國人來說都是深具文化與社會隔閡的遙遠外國話題。 今日的中國已經是美國政府公債的最大海外買主,這雖是事實,但美國總統大選在即,這個議題很難不被政.治人物利用,引發美國民眾認為中國若是來討債、可能會使美國一蹶不振的恐懼心理,并將美國的高失業率歸咎于中國。顯然美國人對中國都有一種“精神分裂”式的看法,會依據目前輿論熱門話題的走向,切換中國是“好”或“壞”的兩個極端形象;但因為很多事情背后的復雜性,很多真相其實是未被揭露的。 在筆者與產業界人士的談話過程中,總是會被他們豐富的見識與深刻的全球性觀點所震懾;而如同EETimes讀者們所看到的,在過去的一年半以來,有關中國的議題多次出現,以下是一些我們報導過的重點摘要: 1. 對中國是科技產品“制造商”的描述,雖然仍然沒錯,但已經快要過時了;中國已經快速轉向成為技術的“設計者。” 2.據說中國目前有超過500家無晶圓廠設計業者,也許數字有點灌水,卻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排名前二十大的中國無晶圓廠設計業者,在IP核心、設計能力以及對先進制程的使用能力上,早已與美國硅谷的同業不相上下。 3. 自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北京政府已經取代美國的風險投資業者,成為世界最大金主;中國官方給予其國內無晶圓廠設計業者的龐大支持是空前的,包括各種資金補貼以及扶植政策。 4. 別再形容中國是個獨裁國家,該國是由不同種族背景的人民所組成──就像過去的蘇聯;不過中國不同城鄉之間的差距很大。 5.許多西方世界的半導體業者都已經進入中國深耕當地市場,包括建立設計據點;如同恩智浦半導體(NXP)CEO所言,該公司“實際上是一家中國公司”。 6.成功半導體廠商像是臺灣芯片設計業者聯發科(MediaTek),已經開始有效利用中國的大量軟件工程師人才,以助力其手機芯片業務。而因為具備與中國在地理、語言與文化上的接近性,使得臺灣在中國市場扮演要角。 7. 不過在中國設置設計團隊并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例如博通(Broadcom)與Trident在當地都有DTV SoC設計團隊,但成績似乎一直都不如聯發科與晨星(MStar)。 8. 大多數中國廠商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要焦點,但也有越來越多開始涉足全球市場;有位來自中國的業界朋友最近說:“在中國,全球化并非一個趨勢,而是本地廠商的業務策略。” 9. 中國目前無疑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但也別忽視中國各地方政府的力量;中國不同省份通常有自己的產業發展計劃(以及偏好的技術類別)與專責機構。 10. 最后,中國逐漸崛起的中產階級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根據一項2011年的消費性電子使用情況與支出調查,與巴西、印度、俄羅斯、法國、德國、日本與美國相較,中國的消費者是3D電視、智能手機等最新式消費電子產品的最積極買家。 以上有關中國的摘要是隨機列出,并沒有重要性的分別;而筆者今年的重點工作,就是去挖掘中國市場的現況,探詢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本土與西方廠商在技術與業務發展上的看法,以及與中國當地的工程師社群面對面接觸,了解他們對中國與全球市場的觀點。而筆者也要在此宣布自己的新職務──EETimes首席國際特派員(Chief 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未來會特別著重中國市場的一手報導。 隨著科技產業重心移往中國,EETimes美國版也將積極跟著趨勢前進;筆者不會馬上就搬到中國,但會定期親自前往該地到處看看,并與當地的產業界人士交流。對于曾經隨著家人外派而移居東京、美國硅谷、巴黎與紐約等地的筆者來說,這樣一個新任務正是我所夢寐以求、躍躍欲試的…如果你也是時常在中國、美國與歐洲等地來去的產業界朋友,歡迎一起交流心得! 美專家:別忽視中國的創新潛力 盡管不斷強調“自主創新”,但中國觀察家們仍然認為,“二代創新”(second generation innovation),才是中國真正的競爭優勢所在。所謂的“二代創新”,意指結合既有技術和產品,以及中國本身強大的制造能力,進而開創出的產品和應用市場。 同一時間,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國際事務教授Dan Breznitz也指出,“在中國,核心技術和新穎的產品創新,仍然是相當罕見且難以實現的。” Breznitz和其他專家在稍早前的一場公聽會上就中國努力成為“創新社會”的議題進行了討論,專家們指出,有關中國“最終將遭遇嚴重瓶頸”的看法是全然錯誤的。中國可能需要二十至三十年的時間來“克服創新障礙”,但這無礙于中國持續破壞美國經濟。“中國已經來了,他們來到美國開設工廠…在美國,他們幾乎無孔不入。” 一些分析師還預測,韓國經濟最終“將會碰壁”。“在我上一次造訪韓國時,這個國家仍然很強盛,”Breznitz說。盡管中國政府在推動創新時遭遇了難以置信的挫折,但我們不應該將中國在邁向創新過程中所遭遇的失敗視為自己的機會。因為中國的省級和市級主管機關“正在盡一切努力推動當地的創新系統,有些時候,地方政府的做法還會與中央相抵觸,”他表示。 理解中國推動創新方法的根本之道,就在于要先了解這個國家系統的“結構不確定性”,Breznitz說。在中國,“你永遠也不會全盤了解一切,你唯一能做的事,只有不停的創新,”他說。“這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情況──中國企業絕不會想去開發或許能擁有十年生命周期的產品,因為他們甚至不了解他們正在制造的產品究竟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因此,即使他們非常專長于制造,但他們能否長久經營一項產品,或是讓這些產品成為發展穩定企業的基礎,仍然有待觀察。” Breznitz同時也是新出版的《中國創新與經濟成長》(Chines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一書的共同作者。該書指出“分裂的生產體系”(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正是全球化的特色之一。“這是史上第一次,全球的商品生產和服務都面臨著所有經濟體必須高度相互依賴的分裂情況,”他說。“我們所仰賴的貿易體系已經不再是單純地為了讓美國人更加富有而存在,現在,我們甚至無法僅生產供自己使用的產品或服務。” Breznitz指出,中國的領導人都很了解,美國有許多新創太陽能面板業者,但截至目前,這些新創公司都不愿意在本土設廠投資,而中國則抓住了這個機會。這是很典型的市場失能情況。“盡管潔凈技術一直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關鍵,但美國的金融體系對此卻遲遲沒有任何建樹。” 更糟的是,Breznitz警告道,美國“正面臨著史上最大的軍費支出,但當地企業們卻不愿意在美國本土投資制造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