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經濟日報(hankyung)2025年2月18日報道,全球知名的存儲芯片大廠SK海力士近日已開始緊急審查其中國供應商所提供的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此舉被視為SK海力士為應對未來可能由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推出的新的半導體限制政策而采取的預防措施。 報道指出,EDA工具被譽為“芯片設計之母”,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幫助設計師完成電路設計、版圖設計、版圖驗證以及性能分析等一系列復雜工作,從而顯著提升芯片設計的效率和成功率。鑒于EDA工具的重要性,SK海力士此次的審查行動備受業界關注。 據悉,SK海力士此次審查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其正在使用的中國EDA工具是否滿足公司的技術要求和安全標準。此舉不僅是為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是為了防范未來可能因政策變動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近年來,隨著中美科技戰的持續升級,半導體產業已成為雙方博弈的關鍵領域之一。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外界普遍預期其將采取更為嚴厲的半導體限制政策,以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SK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不得不審慎考慮其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并非唯一一家開始審查中國EDA工具的韓國半導體企業。據業界人士透露,三星電子等韓國半導體巨頭也在密切關注美國政策動向,并可能采取類似措施以應對潛在風險。 中國EDA產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涌現出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如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芯和半導體(Xpeedic)、芯華章等。然而,在全球市場上,美國EDA巨頭如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等仍占據主導地位。根據賽迪智庫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中國市場,國產EDA廠商的份額僅為11.5%。其中,華大九天占據了國內EDA市場約6%的市場份額,居本土EDA企業首位。 因此,對于SK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而言,在審查中國EDA工具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如何在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前提下,平衡成本和技術需求。SK海力士的一位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正在考慮是否繼續使用中國的EDA工具,因為現在是時候要續簽合同了。我們必須審慎評估各種因素,以確保公司的長期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