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韓國存儲巨頭SK海力士宣布,隨著最后一筆19億美元款項的支付到位,其正式完成了對Intel NAND閃存業務的收購。此次收購歷時數年,最終SK海力士順利獲得了Intel閃存的知識產權以及相關員工,標志著存儲行業格局的重大調整。 早在2020年10月20日,SK海力士與Intel在韓國共同宣布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約定,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Intel的NAND SSD業務、NAND部件及晶圓業務,以及Intel在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制造工廠。然而,Intel表示將繼續保留其特有的傲騰(Optane)業務。 此次收購分為兩個階段進行。2021年,SK海力士支付了近70億美元,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交易,成功接管了Intel位于中國大連的SSD業務和NAND內存生產設施。隨后,SK海力士將Intel的企業級SSD業務更名為Solidigm,并以新品牌名稱繼續運營。然而,第一階段交易僅涉及物理資產和SSD相關業務的轉移,并不包括Intel的NAND知識產權和專注于NAND研發的關鍵員工。 2025年3月,SK海力士支付了剩余的19億美元,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交易。此次支付涵蓋了NAND閃存晶圓的生產及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發人員以及大連工廠的員工等核心資產。至此,SK海力士通過Solidigm正式接管了Intel的NAND知識產權以及研發資源和相關技術員工,實現了對收購的Intel NAND業務的完整運營控制。 對于SK海力士而言,此次收購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戰略布局。通過獲得Intel的144層3D NAND技術及企業級SSD客戶資源,SK海力士將能夠進一步擴大其企業SSD業務,鞏固在NAND市場的地位。同時,大連工廠的產能注入也將進一步鞏固SK海力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結合DRAM與NAND的優勢,SK海力士將能夠強化對AI、數據中心等高增長領域的全面覆蓋,搶抓未來產業機遇。 對于Intel來說,此次交易則是其剝離非核心資產、重掌技術主導權的戰略轉身。通過出售NAND閃存業務,Intel能夠進一步加強其資產負債表并增強財務靈活性,從而更專注于其核心業務和新興技術領域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此次收購的完成,存儲行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原本由美、日、韓三國企業主導的存儲市場,如今已逐漸轉向以韓系企業為主導的新格局。SK海力士通過此次收購,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為整個存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