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據供應鏈消息及美國證券商Baird分析員Tristan Gerra透露,英特爾正探討拆分其半導體制造部門,并有可能與臺積電成立合資企業,美國政府在其中牽頭力推這筆交易達成。 如果該交易順利進行,臺積電將派遣半導體工程師入駐英特爾晶圓廠,助力英特爾在美國制造先進的3納米和2納米芯片,以此確保后續制造項目能夠取得成功。同時,英特爾計劃拆分半導體制造部門后與臺積電組建新的合資公司,由臺積電管理和運營晶圓廠,并且英特爾還可獲得美國《芯片法案》的聯邦補貼。 從英特爾的現狀來看,過去12個月其累計虧損達188億美元,預計要到2026年才有望實現GAAP盈利。分析師們正在慎重考量這一合作的利弊,這一舉措雖然潛在收益可觀,但也面臨巨大挑戰。 對于英特爾而言,拆分后有望獲得巨額現金流,從而可以集中精力發展未來的設計和平臺解決方案。對于臺積電來說,此次合作可能會讓其制造模式實現地域多元化,尤其是在吸引主要的無晶圓廠公司方面。不過,由于臺積電與英特爾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的關系,這一合作在技術轉移和經營管理的協調上存在諸多矛盾點,所以目前一切仍處于早期討論階段,交易能否達成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后續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