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對電信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固然讓人欣喜,但要縮短中國與美國等國家寬帶發展上的差距,則必然要從寬帶政策上進行重大調整,否則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10月21日發布《2011年第三季度移動互聯網報告》說,當前移動互聯網顯現出“25號效應”,即每到月末(通常在25號左右),用戶手機上網流量會明顯下降,這是PC互聯網從未出現過的現象。“資費是瓶頸,省流量很重要。”數據流量限制多、資費高已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業以及移動互聯網業飛速發展、獲得國際領先地位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報告《寬帶瓶頸: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設施短板》顯示,國有電信運營商壟斷接入市場,嚴重遏制民營增值服務商技術與業務創新的行為,嚴重影響互聯網的網絡連接作為一個重要生產資料和市場配置要素的重大作用,妨礙新的競爭主體的市場進入,所造成的嚴重惡果是一系列的。 最為明顯的是,盡管中國電信市場存在著多家基礎運營商,但是,近十年來,在互聯網接入服務市場中,除中國電信、聯通之外,沒有任何一個運營商發展起來。 其次,寬帶壟斷還影響著IPTV、手機電視、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應用戰略的實施,直接影響著我國的三網融合進程,扼殺了技術與業務創新,直接損害用戶的利益,消費者利益、公眾利益受到嚴重侵害;此外,電信系統基層還大量滋生腐敗,雙軌價格及中國電信的高壓清理,為基層電信要價提供了空間。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損害了民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局,拖拽我國產業升級的進程,直接影響著國家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損害了國家長期的戰略利益。 公眾利益被損害,到桌面的接入帶寬本來可以達到10M/s,現在到不了;互聯網產業的升級被延緩了,現在美國互聯網已經深入到視頻領域,全球互聯網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光速時代”的極度變革。當家庭用戶能夠應用到1Gb/s的寬帶速率時,最直觀的體驗就是,以前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需要將近一個小時,那時最快只需要30秒,并且在進行視頻通話時,聲音、畫面更清晰,音效和視覺媲美高清電視。 與美國相比,美國已經在推動高帶寬計劃,未來3年中51個州完成100M到桌面、1G到小區的計劃。而我國仍然在使用不足1M帶寬到桌面。“這樣的差距,令人汗顏。更重要的,由此而產生的社會運行效率和生產效率降低,這對整個國家所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業內人士評價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等專家呼吁,中國應當警惕在寬帶壟斷上錯誤走得更遠。因為是在根本方向上與國際潮流背離。寬帶越發展、寬帶越重要,這一錯誤的后果也會越顯得嚴重。 同時,在我國現有互聯網網間互聯不通暢、網絡接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寬帶互聯網的產業升級無法完成,這不僅嚴重限制這個產業的發展,還會影響整個中國經濟的轉型,進一步拉大我們同發達國家的距離。北京易路聯動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國洪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電信、聯通兩網之間不通,或通路比較窄,這是一個成熟的國家很不正常的事。 寬帶瓶頸,即將轉化為中美競爭的戰略瓶頸。因為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同場競爭,中國要比美國多付出4倍的成本,中國在其它方面的比較優勢將蕩然無存。中國政府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寬帶投入仍會大量增加,但由于規制不當造成的投資浪費也將是驚人的,如果不及早認識這一問題,將犯下堪比歐洲3G牌照發放的大錯,在基礎設施制約瓶頸問題上重現大煉鋼鐵時代的錯誤。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專家認為,像云計算,我國要達到跟美國同等的競爭力,除非一個前提,我們服務器效率是美國的4倍(即成本高3倍),這是因為我們基礎設施價格太高,接入成本太高。就是我們還沒有做就已經輸掉了。 按照這種價格和成本結構,云計算不是中國人的天下,而是美國人的天下。因為美國政府正在推行的新一代寬帶計劃,以及電信市場充分競爭的環境,為其云計算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我國,傳統工業化的弊端之所以頑固存在,新興產業之所以難以跨越式發展,發展方式之所以難以轉變,像寬帶壟斷這樣由于體制造成的基礎設施扯后腿現象的廣泛存在,是一個重要原因。 姜奇平等專家建議,我國寬帶政策應盡早進行重大調整,打破骨干網對于接入網及增值業務的壟斷,以公平競爭促進寬帶發展,將電信市場監管的重點,從十幾年以來保護國有壟斷企業發展,轉向監管壟斷企業,扶持、培育新的競爭主體。 ……網間結算政策調整放緩 寬帶反壟斷被指未觸要害 國家發改委正就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問題進行調查的消息11月9日傳出后,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應國家發改委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出租帶寬業務的價格、數量及營業額等相關信息。”中國電信方面也回應證實調查,并表示,公司一貫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經營寬帶業務,會全力配合相關監管機構的調查。 多位分析人士10日認為,在最終裁定出來之前,尚無法斷言電信、聯通的行為是否構成壟斷。但這一調查再度突顯固網寬帶領域在電信競爭中的戰略意義。 固網寬帶未來作用更關鍵 國泰君安分析師鄧京晶認為,單從投入回報看,固網寬帶不如移動業務,且收入增長一直比較緩慢。 中國電信2010年財報顯示,在2010年,中電信有線寬帶用戶達到6348萬戶,收入541.27元,同比增長15.0%。對比2193.7億元的總體收入,固網寬帶業務收入占比約為25%。 中國聯通來自固網寬帶業務的占比更小,其2010年財報顯示,去年聯通實現固網寬帶用戶總數4722萬戶,收入298.2億元,占聯通去年1713億總收入的17%。 不過,獨立電信評論人士付亮指出,由于未來通信的各種業務對互聯網的依賴會越來越強,固網寬帶對各家運營商都有著戰略意義。 作為全球僅存的只做固網、不做移動業務的運營商,英國電信就一直堅持對寬帶進行投入。其亞太區執行董事Kevin Taylor之前曾表示,隨著云計算以及IPTV等技術的發展,未來固網寬帶會有更關鍵的作用,也會帶來更多的新業務空間。 我國也已經把寬帶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建設來推進。國家去年已要求各電信企業加快光纖寬帶接入網絡部署。付亮告訴記者,電信和聯通每年都在寬帶建設上有大量投入。聯通2010年除了新增寬帶接入端口1493萬個,還新增骨干網出省帶寬7600G,達到14000G。拓展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339G。 鄧京晶提供數據稱,“今年中國電信的總體資本支出為500億,其中寬帶和互聯網投入占到71%,達350億。聯通的資本支出為738億,其中寬帶和數據預計投入187.5億,占比25%。” 核心問題在網間結算 因此,寬帶業務的建設,已成為運營商其他業務競爭的基石。因為隨著3G以及未來4G技術的發展,“無線”與“有線”的差距會越來越小,都是寬帶,都需要背后強大的基礎網絡支持。 所以付亮認為,未來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接入市場”是否壟斷,而是背后的網間結算以及互聯互通問題。 因為有線的固網寬帶天然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很難多家運營商同時進入一個小區。以后隨著無線寬帶技術的發展,在“最后一公里”方面,無線對固網的替代性越來越強。但難以繞開的是與電信、聯通的互聯互通結算問題。 付亮認為,形成今天這樣的局面不能完全歸咎于運營商。“每年年底都會調整電信、聯通、教育網的結算政策,但近期調整的速度變慢了。”在他看來,應當由監管部門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則,再讓運營商有序競爭。 《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