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 2021第二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暨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中,英特爾與德勤和深圳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成長型AI企業研究報告》¬,這是國內第一份對成長型AI企業的研究報告。 《中國成長型AI企業研究報告》是英特爾和德勤以及深圳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為進一步推動AI發展,對數千家AI企業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和實地走訪,對中國AI快速發展型企業的發展特點、投融資變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同區域和城市的相關政策和產業現狀、生態圈構建、技術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發展建議等進行了全面的系統性研究并得出了多維度的、全面的研究結果。 德勤中國首席數字官,德勤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國區領導人趙文華認為:“英特爾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全球領先科技公司,德勤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大型專業服務機構。我們緊密協作,在合作此項研究報告過程中非常深度地投入在AI產業之中,互相發揮優勢把技術、應用、服務和企業需求結合在一起,以更強大的生態力量推動AI產業發展,是強強聯合的成功合作。” 報告的主要發現有: 一、 2020 年投資總額同比增長 73.8%,投融資向 B 輪及以后企業聚攏。2020 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金額再次創下新高,達到 1748 億元,相比 2019 年同比增長 73.8%。整體來看,A 輪以前的初始輪的投融資數量明顯減少,資金不斷向 B 輪及以后輪次的成熟企業集中,其中,智能制造和智慧醫療是投融資數最多的兩大細分領域。 ![]() ![]() 二、 中國成長型AI企業數量龐大。截至2021年4月,中國成長型AI企業數量達到4484家,占到了所有人工智能企業的89.4%,其覆蓋的產業領域日趨全面,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活躍的資本市場條件下,中國成長型AI企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 三、 成長型AI企業有五大特點,其中,其創業門檻較高,多由AI技術人才和資深行業人才結合組成,并且深耕垂直細分領域,可以更好地適配場景需求是他們的明顯優勢。同時還發現,早期階段借助孵化器、加速器的AI公司的創業資源是可以更加迅速發展壯大的。 ![]() 四、 AI成長型企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在人才方面,缺乏人才聚集效應,人才結構不完善;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技術難以獲得突破,產品競爭優勢不明顯;在場景化落地方面,存在場景碎片化,定制化需求多,AI軟件方案橫向擴展性不足等等問題。尤其在商業化落地的階段,AI企業需要根據不同部署的領域,從云到端具備滿足性能、成本、功耗的軟硬件設備。 英特爾中國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董事總經理、英特爾創新加速器總負責人李德勝表示:“英特爾有幸與專業的咨詢機構德勤在此項報告進行深入合作,展現了我們正切身投入產業中,匯聚生態之力以激發 AI 企業的創新能力。這份研究報告不僅對AI企業,也對投融資機構、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創新加速機構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對AI產業的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同時,英特爾公布了第五期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創新團隊名單,截至目前,已經有78家人工智能創新公司加入。根據報告的主要發現,英特爾也對本期創新團隊更有針對性的進行了篩選,16家優秀創新企業從300多家團隊中篩選而出,在技術和應用方面呈現了突出的領先性,選擇了更多B輪及以后的創新企業,聚集了更多細分領域的市場領軍企業,在技術方面,人工智能從計算、感知向認知階段發展,并且更多聚焦AI優化流程,加強企業協同以助力實現產業化和規模化,同時,產業集群效應逐漸顯現,符合本地優勢的深度應用場景發展迅速。 英特爾將繼續深入產業之中,與生態合作伙伴攜手推動產業發展,重視人才培養,培育生態,推動更多智能應用落地,并加速推進智能互聯世界以數據為中心的創新步伐,構建面向未來的產業生態,創造改變世界的技術,造福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