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傳說中的加州博士只花了3000美金,這一次是他親口承認的。之前,唐駿對自已是不是野雞大學畢業的,要么避而不談,要么打死也不承認,還口口聲聲說,希望有人給他“撥亂反正”。如今,這些都成了傳說。唐駿總是在快要被人遺忘的時候讓大家想起。事隔8個月冒個泡,這個時機選得很巧妙,既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己的傷害,又能適時地炒作自己。這也是唐駿成功經驗之一吧。 花3000美元買的文憑是不是野雞大學,我想,不用唐駿多說,我們都已經明白。雖然3000美金在中國可能買到一箱假文憑了,但一些不起眼的大學你拿不出手,一些知名的大學暴露的風險又很大。西太平洋大學是個理想角色,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通常定義。 現在,西太平洋大學成了一個笑柄,但哪一天冒出個“東太平洋大學”,依然是個寶貝。“唐駿們”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抓住了國人對洋文憑的迷戀和誠信缺失的軟肋。《我的成功可以復制》,某種程度是說,唐駿的成功確實是可以復制的,只要當一回小人。據說,西大平洋大學近20年間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這些人有的是企業高管,有的是政府高官,有的是社會名流,他們不正是復制了唐駿的成功經驗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嗎? 雖然從信用上說,唐駿已經破產了,但在現實社會中,他還是成功者,這是讓很多人氣急的地方。只要你成功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道德不是問題,規則也不是問題,有很多時候法律也不是問題。對此,網上曾有一段經典評論,“唐駿這件事,在美國,他要辭職,100個人只有一個價值觀:誠實;在日本,他要謝罪,100個人只有一個價值觀:擔當;在中國,他要狡辯,100個人有100個價值觀”。 價值觀的混亂,給了“唐駿們”可乘之機。機會主義和實用主義盛行,踏踏實實、規規矩矩被視為傻瓜。在我們這個社會,有些事情是沒有底線的。唐駿和他的西太平洋大學校友們一個個不都完好無損嗎? 只要不認錯,只要硬撐,撐到大家口水吐盡,照樣可以光鮮上街;只要臉皮厚,有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勇氣,眾人投過來的鄙視目光也可以全當沒看見。說假話的代價太低了,不誠信的得利又如此之高,那么,擔一時的罵名豈不是跟3000美元買個博士文憑一樣便宜。 可是,當這樣一群人占據了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的職位,把持著一些社會重要崗位時,你會不會有一種恐怖的感覺?誰能保證他們不會用同樣的手段對待公眾,能力確實比文憑重要,但誠信比成功更重要,否則我們天天要喝三鹿奶粉,天天要跟騙子打交道。作為“野雞”他們都是成功者,但想成為社會“鳳凰”,他們一個個都不夠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