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MI China顧問 莫大康 2009年8月底,德國兩家大型太陽能公司Conergy和Solarworld向德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申請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調查。與此同時,美國SunPower等太陽能公司也表達了欲發起反傾銷調查的愿望。如果一旦反傾銷成立,中國光伏產業將十分困難。因為據保守的估計,德國市場目前占到中國光伏產業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加上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整個歐洲市場占中國出口量近九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當我們沉醉于光伏產業成為全球第一大國時,業界曾有人指出中國的光伏產業兩頭在外、多晶硅料源過分依賴進口以及95%以上產品依靠出口。此等畸型的發展,從市場經濟規律看,產業的風險甚大,如“無根之木”。然而,當時的產業界和輿論界并未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與警覺。 客觀地分析此次歐盟等反傾銷舉動,肯定有貿易保護主義成分,所以才肆意歪曲中國政府給予產業發展正當的補貼而大作文章。但是其中也可能誤解了德國所說的“補貼”的含義,有可能指的是中國政府對于光伏產業所提供的優惠的土地、電、稅收等隱性地增加中國企業競爭力的政策,特別是光伏企業普遍享受的17% 的出口退稅則很可能成為德國攻擊的突破口。另外,其中也多少蘊藏著看不起,甚至不相信中國光伏產業能取得如此快的進步。 據報道,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價格通常比德國本土低20-30%,導致德國本土光伏企業優勢瞬間消失。德國著名光伏公司Conergy旗下的太陽能電池部門最近傳出將以1.83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韓國LG電子。同樣,在今年初歐盟的光伏協會就明確表示,不歡迎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理由十分簡單,它影響到德國光伏企業的生存。 涉及到一個國家產業的興衰,將導致部分人為此而丟“飯碗”,這樣的市場經濟規律幾乎人人都懂。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兒清醒,至少在輿論上早有所準備,及早地加強相互間的溝通,可能會是另一番面貌。 各自為戰損害全局 早就聽說日本企業對外貿易都很團結,幾乎很少自打價格戰,其中行業協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則功課做得很細,例如對于中國的行業政策、法規包括如何執行等了解得非常清楚,而且強調一致對外。相反,中國的企業對外幾乎都是單打獨斗,非但不能協力,而且經常自相殘殺讓外方得利。 雖然國內大多數企業不可能存在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的情況,但是由于整個光伏行業缺乏協調性,難免有少數企業確實存在打價格戰的做法,從而損害了中國產品的整體形象。比如,歐洲正在調查中國光伏產品傾銷的時候,據傳國內一家著名的光伏企業曾對國外媒體表示,其銷售價格低于生產光伏電池模塊的邊際成本,從而被國外媒體找到把柄而大做文章。 因此,中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單打獨斗,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所以迫切需要按市場法則來運作,從而整體上提高行業的運行水平,并提高企業的效益。 行業協會亟待成立 一個長期存在的行業隱憂此時終于顯露出來。中國的光伏企業往往是各自為戰、組織松散,很少顧及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反映對于市場經濟的理解還很不夠。 實際上,中國的光伏行業里并沒有一個公認的行業組織和協調機制,來協調大廠之間、大廠與小廠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僅有的幾個省級光伏產業協會能夠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現在應該是組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佳時機。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歷史不長,發展過程中還包含有不少非市場化因素,如地方政府的推波助瀾等,因此在市場化進程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但是形勢要求我們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去行事,從過去的經驗與教訓中迅速得到提高,相信中國的光伏產業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