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進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共識,但是面對層出不窮的數字化技術,如何讓技術在企業的業務場景中發揮最大效益,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困擾和挑戰。對此,在近日舉辦的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期間,記者采訪了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數字化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張磊。 張磊(左一)在“聯合創新與數字化技術賦能”圓桌論壇現場 張磊表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常常面臨三大挑戰。第一,很多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缺乏頂層設計,不知道為什么做數字化,沒有完全想清楚數字化對于企業運行的真正意義。第二,很多企業沒有把數據和業務場景做結合,沒有建立分析能力,使得數據不能變成支持決策的信息。第三,忽視了數字化轉型過程也是企業組織變革過程這一事實。 張磊認為,要解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困惑,除了數字化的技術和能力之外,還需要全周期、精細化的數字化服務。 作為數字化服務的頭部企業,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服務主要有四個層面。首先是咨詢服務,幫助客戶弄清楚到底需要什么,企業業務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第二是產品規劃服務。在這個服務里面,施耐德電氣會跟客戶一起規劃服務內容,決定哪一種解決方案是最適合的,是效益最高的,是最可持續的,幫助客戶篩選可行的、最優的技術方案,并縮短試錯周期,減少不必要的投入。第三是數據分析能力服務,利用施耐德電氣行業專家的專業知識,結合客戶的數據,通過數據的洞察,幫助客戶分析問題。第四是現場服務。比如提供上門安裝、調試等服務,讓設備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長期運行下去。 提及現場服務,張磊認為,對于服務商來說,要真正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一定要到客戶現場去,弄清楚現場當中所有的問題,例如產品在現場使用的特性,能源結構是怎樣的,生產工藝是怎樣的,都需要了解、掌握,發現問題,并把問題解決好。 在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服務商同時對技術和業務場景有很強的理解能力。為此,服務商需要在組織架構、業務模式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下功夫。 張磊說:“在施耐德電氣組織體系里,一直崇尚并強化一體化原則,在考慮任何架構設計和技術創新時,我們都是把不同的業務部門一塊考慮。把不同的業務、產品線放在一起,去做一個整體的框架,把所有的場景都考慮到。此外,我們也很重視人的培養,希望把大家都變成數字化人才,我們鼓勵內部做軟件、硬件的同事都能有數字化思維,通過我們的培訓、產品講解甚至一起到客戶現場,去了解客戶在數字化領域里的需求,了解如何跟我們既有的產品結合,大家互相啟發,互相融合。” 張磊表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何做到效益和成本的平衡是一個重要問題。數字化服務不是一個短期的服務過程,是一個長周期過程,跟設備的全生命周期有關,少則五年,多則十年。 “從這個維度來看,雖然在第一年會有所投入,但是在整個持續運營過程中,效益會在后面慢慢顯現出來。此外,客戶除了有直接收益外,還會發現很多其他收益,比如說可能探索出一個新的業務模式,把自己的存量業務慢慢變成增量業務,我們跟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都發現了這樣的情況。”張磊說。(本文選自經濟日報,記者袁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