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6月3日法國《世界報》發表“產業回歸有利于就業和人工智能產業”文章,文章指出,如果產業回歸法國,為了保持競爭力,產業將會傾向于發展自動化,創造的就業崗位要求更高的技能。 近年來,隨著工廠不斷的關閉,法國的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中占比逐漸下降,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中的比例已從14.4%下降至11.8%。 低于西班牙(12.6%),歐元區(15.4%),意大利(18.5%)和德國(18.9%)的水平。 危機過后,政府迫切需要考慮法國的再工業化或者產業回歸的問題,但是,這樣很快會遇到一個核心問題,即生產成本,特別是法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勞動力工資水平相對較高(雖然低于德國)。 據羿戓信息所了解,根據RexecodeInstitute的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法國平均每小時工資38.68歐元,相比之下,歐元區平均每小時34.30歐元,西班牙平均23.71歐元,波蘭9.74歐元,羅馬尼亞6.63歐元。因此,出產業回歸很可能會依賴自動化來支撐。但是自動化的發展長期看對就業不利。 里程碑:eCD標準型達到4位數。 eCD基礎型:5172 eCD標準型:1052 注: eCD共4個等級,基礎型、標準型、系統型、生態型。 根據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最新研究,自動化在1990年至2007年間摧毀了美國工業近670,000個工作崗位。經合組織估計,預計在未來20年內,自動化將導致法國16.4%的工作機會消失,而32.8%的工作機會將被這一現象徹底改變。 自動化是回歸產業的重要一環,政府需要回歸產業帶動勞動力技能水平的提高。OECD認為,回歸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是沒有根據的,只會創造有限數量的高技能的工作崗位。未來法國要考慮新的發展模式,MICHELI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疫情期間,為了迅速生產口罩和呼吸機,米其林公司與合作伙伴一起,組織工程師、機器人編程專家、高技能工人,使用3D打印尖端技術,生產口罩和呼吸機。 近年來,法國在中小企業投資少,使得它們在自動化方面落后,因此,必須將中小企業的發展做為優先領域給予支持,既要有資金,也要加強對它們的培訓。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生產的重組可能使得勞動力市場不平衡現象進一步加劇,工業上某些行業出現困難,汽車產業可能會加速消失中間就業崗位,進一步擴大高技能與低技能員工之間的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