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科生而言,“雜”比“專”更有優勢 我也算是這個專業出身(飛行器自動控制)而且比其它院校的多數“自動化”要更加理論化也更“雜”(機械類課程不少),單單控制原理就占了一年半的主課課時,教材整整5本大16開的,每本幾百頁,相關工程數學和其它專業基礎也因此加重了不少,是我們學校公認課程最重的專業,基本上學的就是數學。這段學習經歷還是很有價值的,雖說我并未從事對口的職業,但還是能看出很多“門道”,至少是“談資”(圈圈和小x等就“流口水”),在我的職業早期則做過些民用自控領域的項目,都是出手搞定。 看看我們的專業的“雜”,不算公共基礎、英語、計算機語言、“政治”類及選修課,過了二十年我大致回憶一下: 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積分變換、計算方法、矩陣論、電路、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傳感器原理與檢測技術、機械制圖、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理論力學、流體力學、飛行器設計、飛行器元件(名字可能有誤,印象不深了,只記得內容涉及測速電機、舵機之類的,還是油印的教材)、液壓傳動、經典控制論、現代控制論、飛行器自動控制原理、工業過程控制、陀螺學…… 一般來說,沒有職業或研究背景的前提下,東西很難學的很深或具有明確的目的,本科生最好就是泛泛的學、而且應該跨學科及“專業”,多弄些“印象”,需要用時知道找什么資料及要再學些什么,不能一問三不知,逼急了上論壇到處“跪求”,到了碩士階段則是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及必要的理論,博士才在細部深度鉆研。對比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課程設置,中學階段中國太深,本科階段中國太窄,碩博階段中國則太淺。總的來說,中國的初等、中等教育壓力太大而高等教育過于輕松,中學死讀書式的大學畢業生太多,什么都沒學到的“混混”大學生也不少。 有心的話,去參考一下MIT的本科生專業及課程設置,甚至可以學學MIT的本科開放課程,有中文翻譯版的,看看人家是怎么讀大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