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IGITIMES 過去上海張江、北京中關村等集成電路“重鎮”為人所熟知,如今南京正從秦淮河畔附庸風雅之地變身成為全國另一IC重鎮。 數據顯示,2016年南京集成電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超過20%,未來幾年,隨著幾大重量級項目建成投產,南京將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成長,預計今年產值規模將突破3100億元人民幣。 臺積電、紫光展現馬太效應 日前,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六屆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大會就在南京高新區舉行,說明了一件事:南京已在全國IC產業占據一席之地。 總投資30億美元的臺積電南京12吋晶圓廠,及投資300億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先后在南京落地。 臺積電南京廠,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產,2019年實現量產,工藝制程以先進的16納米為主。臺積電設計服務創意電子也宣布,跟進臺積電于南京設立子公司。 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和紫光IC國際城項目,建設周期則是從2017年至2019年,未來將成為國內存儲器生產巨頭。 臺積電、紫光的馬太效應逐漸展現,已經牽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跟進投資。 2016年, 展訊通信入駐南京高新區,總投資約2.98億美元,核心研發CPU、5G、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及軟件;中星微成立南京中感微電子有限公司,其傳感網物聯網芯片研發中心,從事低功耗藍牙芯片的研發,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日前,華大半導體旗下的香港上市企業、IC設計公司晶門科技,也在南京高新區成立。 全球排名第四、中國的EDA設計軟件提供商——華大九天,也在2016年底投資成立了南京九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臺積電、紫光的領頭落戶,迄今,全國排名前十的IC設計公司,已有3家在南京設立了研發機構。未來南京將會聚集越來越多的IC設計公司,再加上供應鏈中間環節企業,逐步在南京形成包括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一完整的“中國芯片城”。 “芯片城”產業規模將上千億 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文彪日前指出,南京已經吸引一批重大投資項目,臺積電、清華紫光、德科碼、中興光電子、展訊、華大九天、晶門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建設。其中,臺積電12吋16納米晶圓廠填補了南京在集成電路領域制造環節的空白。 而今年,南京的目標是:做好臺積電等一批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并且讓電子信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競爭實力不斷增強,產值規?赏黄3100億元。 南京正持續依托重大工程項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CENI項目、北斗區域應用、5G研發等一批國家重大布局專項啟動實施。推進智慧工業、智慧農業等物聯網應用推廣工程和NB-IoT規模商用等領域。 行業發展支撐 以人才為依托 南京市委常委、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南京江北新區在獲批進入國家級之初,就明確了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南京擁有的人才腹地也是優勢之一,東大、南大、南理工、南郵等高校,每年培養和輸送大批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畢業生,55所、14所、28所等科研機構,可以為行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對于集成電路產業,南京已經制定出臺了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成立了產業基金。到2020年,南京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要達500億元,年均增幅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