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邊策 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13日晚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了一場主題為“轉型,奔向認知商務時代”的主題演講,并與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展開對話。 羅睿蘭曾在1981年作為系統工程師加入IBM公司,2012年開始任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她也是IBM公司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CEO。 在演講中,羅睿蘭首先提到了本次演講的兩大關鍵詞——數字轉型和認知計算。她指出,近年來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成為行業熱點,這其中大量的信息是在最近兩年產生的。而大部分的信息,如圖片、視頻等是非結構化數據,以往計算機對這類問題效率不高,IBM認知系統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對這類信息的消化和解讀。 認知計算系統可以不需要進行編程,能夠自我學習,但羅睿蘭并不認同把IBM的認知(cognition)系統等同于人工智能(AI),她認為人工智能只是認知系統的一部分,認知系統還包含其他多個方面內容。 隨后,她以IBM的沃森(Watson)為例介紹了認知系統。沃森為人所熟知是在參加美國問答類節目《危險邊緣》之后。但沃森的能力絕不僅僅于此,IBM還把它用于醫療行業,幫助醫生診斷患者疾病。在癌癥診療中,99%的情況之下,Watson發現了與人類專家的發現相同的信息。但是在1%的情況之下,它從完全不一樣的視角找到了更好的診療的療程。癌癥領域每天發表的研究論文有8000多種,Watson只花了一個星期就讀完了2500萬篇論文,擁有了一個癌癥專家需要知道的所有知識。 談到IBM和中國的關系,羅睿蘭談到了此前在傳統行業,如個人電腦與銀行業等方面的合作。至于人工智能沃森,IBM表示計劃與全國21家醫院展開了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合作。此外IBM還在中國推進了“綠色地平線”項目,即用人工智能預測和解決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與羅睿蘭對話 演講結束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與羅睿蘭展開對話。雙方的交談內容包括IBM業務的轉型、人工智能以及和蘋果合作關系等問題。 羅睿蘭表示IBM一直在轉型,從一家硬件公司發展成90%業務為軟件和服務的科技公司,IBM近年來賣出了80億美元的業務,并收購了50多家公司,將大部分的收入用于開發新產品的組合。 不同于霍金、馬斯克等人對人工智能持謹慎態度,羅睿蘭認為人工智能并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了增強人類的智能,和人類應該是一種積極的關系。IBM的認知系統在未來5年內將幫助人類做出更多的決策。 在談到與蘋果的關系時,羅睿蘭笑稱自己和蘋果CEO蒂姆·庫克初識時還很年輕。IBM在兩年前與蘋果公司展開合作,向航空公司提供包含IBM軟件的蘋果硬件。而且IBM也在蘋果平臺上開發了多款應用,幫助企業用戶迅速安全地使用Mac電腦。 最后在回答學生的提問中,羅睿蘭重點提到了近期大熱的區塊鏈技術。她認為區塊鏈技術能為供應鏈帶來變革,IBM公司在這方面為開源組織提供了大量技術代碼,也和多家公司建立了行業聯盟。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能在融資、反洗錢、航運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她還表示,區塊鏈的主要作用不是在數字貨幣(如比特幣)方面,而是將在管理方面為全球節約千億美元資金。此外,區塊鏈未來還能應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它能夠利用分布式數據庫杜絕黑客篡改升級包導致的安全問題。 對話結束后,羅睿蘭向錢穎一贈送了有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編著的《認知計算與人工智能》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