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制造商臺積電正式向臺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設立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同時,臺積電也會在當地設立設計服務中心。 在7日發布的臺積電新聞稿中,臺積電表示已向“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設立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此座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預計于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制程;同時,臺積電也會在當地設立設計服務中心,以建立臺積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生態系統。上述投資計劃將于“投審會”核準后執行。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指出,近年來大陸半導體市場成長快速,為能就近協助客戶并進一步增加商機,臺積電決定在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臺積電表示,上述投資計劃將于“投審會”核準后執行。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臺積電指出,其在大陸的業務在過去五年的年復合成長率已超過 50%。為了更進一步增加在大陸的商機,決定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整個計劃的投資總額約為30億美元,其中包括現有的機電設備和大陸政府在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優惠,因此臺積電的凈投資金額會低于30億美元。 規劃中的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將會分別招募1200人與500人。初期將由臺灣總部與上海松江廠派駐員工協助建廠與產能建置,隨著根據建廠進度陸續招募員工。在該廠量產之前,臺灣派駐的員工占比將超過50%。 在談到對與大陸市場的看法時,臺積電表示,近年來大陸半導體市場成長快速,加上大陸政府的支持,未來市場成長可期,是任何半導體公司在思考其全球布局時必須重視的市場。 如果臺積電完成廠區的建設,那么憑借16nm工藝,該晶圓廠將成為大陸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產線。另外,可以預見的是,在大陸設16nm工廠可能會幫助臺積電吸引更多的國內芯片商(海思、展訊)的訂單。 晶圓(Wafer)是指硅半導體集成電路制作所用的硅芯片,由于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硅晶圓的直徑越大,技術要求越高,目前主流的晶圓規格是12英寸。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