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文軍 引言:從3月10日瀾起科技收到浦東科投私有化要約到6月11日雙方簽約,中間整整91天。91=81+10。意味著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帶來十全十美的結局。瀾起科技的發展之路,正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縮影:過程是艱難的,結果是美好的。 6月11日,瀾起科技宣布和浦東科投宣布達成并購協議,浦東科投將以每股22.6美元,總價6.93億美元收購瀾起科技。瀾起科技將從美國回歸國內! 這是繼展訊通信的強勢回歸之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又一重磅回歸!展訊的回歸拉開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大變革的序幕,而瀾起科技的回歸則譜寫了又一新篇章。如果說本土背景濃厚的展訊通信之回歸是實現“在中國,為中國”的話,那么國際化更濃的瀾起科技之回歸則是“在世界,為中國”。對藝術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芯片此類高科技而言,世界的,更要是民族的。尤其是對展訊和瀾起等擁有與信息安全等息息相關核心技術的高科技公司。 從上市那天開始,瀾起科技就憑借國際一流的財務數據、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被國際資本市場賦予了“中概股芯片龍頭”和“國際芯片概念”的雙重身份:每季超過60%的毛利率,最高接近36%的凈利率(2014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剛上市四個月,就增發成功,并且增發股價是發行價的2.1倍,不到半年股價增幅高達167%;最高接近25倍的市盈率,遠超同類國際上市公司!瀾起科技是國內少有的“擁有國際團隊、具備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核心技術、占領國際高端市場”的高舉高打的國際化公司。公司的核心產品內存接口芯片進入到思科、IBM、惠普和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等國際信息安全相關的巨頭,是中國真正進到國際前沿,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產品。而內存接口芯片全球也只有四家公司能夠生產,只有兩家能夠量產。而瀾起科技作為亞洲唯一的量產的公司(另外一家能夠量產此類芯片的是美國的一家上市公司),不僅是瀾起的驕傲,更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驕傲! 與今天“芯在世界”帶來的靚麗數據相比,瀾起科技明天“心在中國”的前景更美好,責任也更重大!隨著大數據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來越被認可,瀾起科技的價值會越來越大;眾所周知,在日益緊迫的信息安全的考慮中,構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產業體系就成了信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構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的核心則是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從戰術層面來看,如果簡單地去“IOE”化,而忽略了“IOE”后面的包括芯片在內的核心技術,那么后果仍是換湯不換藥:表面上的安全,背后實質的隱患;從戰略層面來看,自主安全從“芯”做起,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將國際領先技術和國內安全需求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國家在信息安全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而完成這些艱巨任務的,能夠將國際化的技術轉化為中國化的需求的也只有類似瀾起科技等“世界的,更是民族的”高科技公司。 回歸不是目的,同樣回歸的意義也需要更加高遠:將國際領先的技術和國家獨特的需求完美對接,把世界級的產品和國內廣闊的信息安全市場緊密結合,“在世界,為中國”才是回歸的內涵。在參與全球競爭保持國際領先的同時,為中國的集成電路和信息安全產業做更大貢獻。“回家”,不是為了躲風避雨,而是為了更好地揚帆再出海。希望回歸的瀾起,回歸的展訊,回歸的高科技公司盡快“脫胎換骨、再上層樓”,以嶄新的面貌走出去:角逐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而這才應該是回歸的終極內涵。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瀾起的回歸不是挑戰的結束,而是更大挑戰的開始。對瀾起而言,回歸之后是保持相對獨立性,還是成為國企或者央企的一份子?這是一個問題。如果變身國企/央企,又怎樣“揚長避短”?機制使得國企/央企“戴著腳鐐跳舞”,很難在這種快速變化、全球競爭、以人為主的領域中發揮出國企/央企的優勢。而回歸后的瀾起能否保持企業原來的高效決策,對市場靈敏反應等優勢,這更是一個問題! 而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保持專業化的管理團隊的國際化和獨立性。國際資本市場的規范管理、嚴格要求對公司管治的正規化、制度化有很大的監督與促進作用。同時國際客戶的“苛刻”與“監督”使得公司能夠永葆憂患意識與領先競爭力。瀾起能夠經歷Gravity Research做空而不倒,與國際化是有很大關系的。同樣回歸的瀾起必須做地更加透明,更加規范,繼續保持國際化的管理,沿用規范化的治理,才能在國際上擁有更好的形象,進而對招徠國際人才,進入國際市場有著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希望瀾起未來保持公司的獨立性,充分信用、充分授權專業化的管理團隊,讓公司的決策更加高效,判斷更加準確、戰略更加專業。同時公司考慮引入更多國際化的、專業化的人才,甚至還延用國際化的審計、會計、律所等事務所,來保證公司的國際化、規范化運營。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化的產業、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己的競爭力,也這樣才能說服國際領先客戶相信“紅色的瀾起”“星星還是那個星星” 而只有這樣回歸的瀾起才能在中國高科技產業風起云涌的大潮中波濤瀾起,一起波瀾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