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是實現IT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一個關鍵。 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方式的抉擇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一場深刻的變革,IT業也不例外。 2008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了6.3萬億元,規模僅次于美國,但是這個產業的主體還是附加值和利潤都很低的制造業,因此從總體上看,中國IT制造業是大而不強。 舉例來說,蘋果公司的iPod是暢銷世界的高技術產品,它也是“中國制造”的典型產品。在銷售一個iPod獲得的299美元中,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蘋果公司能得到80美元(約27%),但做裝配加工的中國公司卻只能得到2美元(不到1%),中國還為此付出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重大代價。 試想,如果iPod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都是中國公司的,那么中國公司的收益將比只做裝配加工提高40倍,而這種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幾乎不會增加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符合當前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由此可見,中國IT制造業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但這不應該簡單地通過擴大規模或壓低勞動力和資源的成本來實現,恰恰相反,這種提升應主要通過產業結構轉型,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從只做簡單裝配加工轉變為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來實現。 像iPod這類設備屬于嵌入式系統。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產品包括家電和其他機電產品都變成了嵌入式系統,因此,掌握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是實現IT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一個關鍵。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而部署的“核高基重大專項”對嵌入式系統的共性技術予以大力支持。例如對嵌入式CPU/SoC、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軟件以及一些重要的嵌入式設備的支持。 嵌入式軟件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在2008年中國軟件業收入的7570億元中,嵌入式軟件就占了14.8%,在軟件出口中占了2/3左右;中國前10家最大的軟件企業中,5家是嵌入式軟件企業。可以說,嵌入式軟件對于中國的重要性,相當于離岸外包對于印度的重要性。 IC設計也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嵌入式系統所需芯片對于集成電路制造工藝要求較低,國內集成電路生產廠基本上能滿足其要求,相關軟件一般也不要求與Windows兼容。近年來中國IC設計業發展很快,目前中國IC設計公司已能設計 CPU/MCU、DSP等通用芯片和其它許多專用芯片,一些芯片的性能價格比已能與跨國公司的同類產品競爭,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一定份額。 發展嵌入式系統還必須重視發展其生態環境和建設相關產業鏈。如蘋果公司iPod、iPhone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于其在商業模式、工業設計和人機界面等方面的創新。 當前中國正大力發展以TD-SCDMA為主的3G移動通信,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移動電子政務等,使智能手機、 MID、上網本等新一代嵌入式設備迅速發展起來。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網民和移動用戶,這是中國發展嵌入式系統的重大優勢。 中國在嵌入式設備方面已開始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趨勢是從低價、小屏幕的設備逐步擴展到高價、大屏幕的設備。例如電子詞典、學習機、電紙書,MP4、 PMP的大部分,智能手機的小部分,正在推進到MID和上網本領域;今后,還將逐步推進到筆記本、臺式機領域。 把發展嵌入式系統和嵌入式軟件作為IT制造業產業結構轉型的抓手,是切實可行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這也正是華為、中興等企業的成功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