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原材料、人力及融資成本的快速增長,內部人才培養機制的欠缺,早已讓中國制造業的低成本優勢不復存在。2012年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比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這份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再次證實了一個嚴峻的客觀事實——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生產增速明顯減緩,中國造業危機重重。 與此同時,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升級,國內的不少代工廠也相繼遷往東南亞、非洲等更加“低成本”的國家地區。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報告預測,到2015年左右,美國設在中國的代工廠將全部或大部分回遷。這樣的變數對于已飽受產能過剩、銷售渠道窄、開拓市場困難等頑疾困擾的中國機械制造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7月5日發布的《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2011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為11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6%,而中國的這一增長率同期不到8%。 貿發會議2012年進行的一份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在由跨國公司評選出來的最受歡迎的東道國排名中,印尼和泰國的排名大幅提升。報告認為,由于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工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繼續保持上升態勢,東盟各國在制造業上的相對競爭力繼續增強。一些在中國沿海地區投資的外國公司轉移到了東南亞,一些則將生產轉移到了中國內陸地區。 中國的勞動力、資本和匯率成本上漲很快,這“三大紅利”正在消失,這導致一些跨國公司“轉戰”東南亞。另外,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在尋求發展自己的制造業。 美國再工業化對中國制造業的威協 美國產業資本回流正在拉開大幕,據最近的一次調查,有近40%的美國企業準備把工廠從中國遷回美國,無論這個數字是否準確,這一趨勢對中國制造而言,都將構成挑戰。美國資本和技術流出將逐漸逆轉,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資凈輸出國轉變為凈輸入國,這不僅會導致美國資本回流,而且其種種優勢和巨大的市場還會吸引全球資本,使中國的吸引力下降。 高端制造是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的核心目標,美國已經正式啟動高端制造計劃,積極在納米技術、高端電池、能源材料、生物制造、新一代微電子研發、高端機器人等領域加強攻關,這將推動美國高端人才、高端要素和高端創新集群發展,并保持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研發領先、技術領先和制造領先。 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大約10年前美國開始外包機械、計算機等占美國制造業相當比例的諸多產品,隨著美國制造的成本優勢日益顯現,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因為中國正快速漲薪,而美國勞動生產率是中國的4倍。該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將有15%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本土,而最有可能回流美國的制造業行業包括運輸工具、電子設備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膠制品、機械、金屬制品和電腦。這些類別的商品占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將近70%,占美國消費者年均消費約2萬億美元。 美國產業資本回流已經成為大趨勢,對于中國制造而言,必須把重振中國制造當作中國經濟長期戰略的核心,絕對不能在逐步失去成本優勢的同時,又由于創新滯后,而導致低端制造和高端制造優勢的雙重流失。 中國制造又將何去何從? 一直以來,要素紅利是中國高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有利的人口因素不僅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也為高積累率和巨大的資本投入創造了條件。在各種有利條件下,投資中國的資本邊際收益率通常高于發達國家,全球生產性資本不斷流入中國。然而,隨著人口有利優勢的消失,中美兩國部分行業勞動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據預測,以美元計的中國工資將每年增長15%-20%,超過了生產率增速,在考慮美國較高的生產率后,中國沿海地區與美國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間勞動力成本以往巨大的差距有可能到2015年將縮減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如果考慮航運成本以及各種隱性成本、供應鏈成本,中國的總體成本優勢將變得微小。 當然,勞動力并不是改變中國競爭力的唯一因素,中國的要素價格普遍在上升。2010年以來,中國的電力成本已飆升了15%。進口動力煤的價格上漲和對高耗能企業的優惠稅率的終止,也推高了這些占中國電力消耗74%的行業的經營成本。此外,中國工業用地已不再便宜。事實上,中國商業用地的價格已經大大超過美國。在沿海城市寧波工業用地的成本為每平方英尺11.15美元,在南京為14.49美元,在上海為17.29美元,在深圳為21美元。中國全國平均為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相比之下,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工業用地,每平方英尺成本只有1.86美元至7.43美元,田納西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為1.30美元至4.65美元。雖然向西部轉移可以降低用地成本,但企業物流成本會出現較大上升,并有可能失去沿海的產業集群便利。 當今世界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高端扼制、低端沖擊,不進則退。 中國制造并未失去競爭力 日本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商,如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制造商普利司通、松下電器集團都正在越南設立工廠。據稱,越南的非熟練工人工資通常只有中國南方地區的1/3到一半。作為全球領先的相機鏡頭品牌,騰龍設立的第一家海外工廠在中國珠三角的佛山市,而現在該公司計劃在河內附近建廠,投資1300萬美元。 盡管外資還沒有大規模從中國轉移,但中國也要正視有可能出現的變化,特別是中國自身勞動力市場優勢的變化,及時調整,化被動為主動。近期中國制造業出口訂單下滑,主要反映了需求不足,并非中國制造業失去競爭力。規模經濟、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政策環境,都是中國維持“世界工廠”的優勢。 中國工業轉型升級逼不及待 其實,政府早在以轉型為主基調的“十二五”期間,就已經為中國機械制造業指明了戰略出路——“調整轉型、創新升級”,并提出“推進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目標;為機械制造企業提出了全新的競爭能力要求,包括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建立數字化技術平臺,突破關鍵技術、提升技術水平;精進數字化生產,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實現綠色生產,在內部提高機械利用率、提升信息化管理,在外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用地集約、生態環保的產業集群;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并開展資源和價值鏈的整合等。 “調整轉型、創新升級”短短的八字戰略,不僅一語中的地涵蓋了對機械制造企業的全新全方位競爭能力要求,更一針見血地道出了身處全新產業環境下的中國機械制造企業在面臨重大的轉型課題的核心關鍵——重塑價值能力體系、提升智慧運營管理。 而中國機械制造企業若想要更快地從低迷的產業環境中成功轉型,反敗為勝,不僅要依靠關鍵競爭技能的“戰斗力”的全面提升,還需要由內而外地實現向“服務”企業的徹底轉型。因為,這已經成為整個制造行業轉型的大勢所趨。 中國制造應該走向“中國創造” 現在,主題正在向科學領域轉移。中國花了20年時間,打入一個接一個的制造業領域,在接下來的20年,它希望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在這方面,也有一些統計數字表明它是認真的。 近些年我國企業在自主創新中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華為、海爾為代表的一批擁有自主知名品牌的優秀企業,促進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群的迅速崛起。比如,我們國家863計劃的1/4、國家973計劃的1/3都是由中關村的企業承擔科研攻關的。在深圳,90%以上的研發機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于企業。但總的看,我國企業創新能力還不強,要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75%的企業沒有專職人員從事研發活動,2.8萬多家大中型企業中擁有研發機構的只占25%。這種狀況若不改變,很難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舞臺上立足。 從企業來說,首先要樹立強烈的自主創新意識,把創新置于企業戰略的最重要位置。對總體實力偏弱的我國企業,不走創新之路,就難以在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其次,要通過加快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完善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同時,要舍得投入,把企業各方面的資源集中到創新上來,建立完善的研發機構,加大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上的投入。 從政府來說,主要是創造和完善有利于企業創新的大環境。比如,制定和完善促進技術創新的法律法規,保護和規范企業的創新行為;推出鼓勵和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和金融政策、政府采購政策等。還要特別加大對重點企業、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這些企業承擔國家研發任務,主持或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當然,也要重視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特別是依靠自主技術起家的中小企業,是最富有創新活力的。據統計,美國的企業創新產品中,82%來自中小企業。要通過創業投資、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發揮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獨特作用。 工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