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的銷售繼續呈現高增長態勢。國內需求量大增,形成對國內、國外產品一并通吃的局面。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粗略統計:2010年我國進口機器人2.34萬臺,同比增長130%;進口金額5.28億美元,同比增長69%。2011年進口機器人3.8萬臺,同比增長62%;進口金額8.6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4%。 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接受采訪時指出,廉價的勞動力大軍,曾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動力,而眼下的勞動力已不如往昔那麼龐大,也不像曾經那么廉價。面對這種情況,制造商們不惜重金購置機器,這一方面是為了提高生產力,另一方面是想生產質量上乘的產品。這樣的變化,對於那些習慣了不用與中國企業在高端產品市場競爭的美國、歐洲和日本企業而言,將會構成日漸強大的挑戰。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拓展,最早始于外資企業。1997年,發那科機器人進駐上海;2000年,庫卡機器人自動化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早期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主要在汽車領域。上海通用汽車、廣州本田等,發那科機器人是主力;而德國大眾、奔馳、寶馬等汽車公司,則青睞于庫卡。 上海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聚集區,有可能在這一波“爆發式發展”中占得先機;但上海的機器人產業眼下基本由跨國公司主導,本土企業還很弱小,發展環境也存在一系列缺陷。 市場潛力巨大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不久前發表《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交織著現實敘述與浪漫預言的這篇報道中,作者認為:機器人將與3D打印、新材料等結合,推動制造業大轉型。 “第三次工業革命”何時發生,報道并未給出答案,但機器人蜂擁進入中國企業,卻已是事實。 過去半年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深入研究著一個課題:上海智能機器人產業如何發展。根據他們即將完成的報告,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區域市場,近5年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增長了2倍;未來3年的安裝量預計將再翻一番。 課題負責人王迎春博士告訴記者,雖已成為“世界工廠”,但中國企業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明顯少于制造業強國;絕對數量上,機器人在中國的“人口”僅為日本的18%、德國的35%;而在有代表性的汽車產業,每萬名工人的機器人配備量,中國更只有日本的1/14,德國的1/11。 王迎春說,國內勞動力和機器人成本的一升一降,已使得機器人的投資回報周期顯著縮短,與此同時,國內制造業對技術進步的要求正迅速提升,這兩方面成為中國機器人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市場潛力巨大。增長的需求不僅出現在電子、汽車等“精密制造”領域,也不限于擁有強壯靈活機械臂的高端機器人,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糧食、建材、化肥等行業,低端搬運機器人的需求增速甚至更快。 本土企業擠在下游 上海的機器人產業目前基本被跨國公司牢牢掌控。 世界四大機器人整機企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和德國的庫卡,其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都在上海,上海的產量其實是他們的產量。 王迎春說,機器人產業的特點,是龍頭企業占據上游,主導核心技術,提供核心部件如“大腦”、“心臟”和“關節”,或自行制造整機;而產業鏈下游會聚集起一批企業,向“龍頭”購買關鍵部件,根據用戶的個性化要求做配套加工和服務。 目前,上海發育出了30多家本地的中小型機器人企業,絕大部分正是背靠跨國公司做著下游配套,具備整機量產能力的鳳毛麟角。 不過,本土企業雖然“低端”,但還有錢可賺。科學學所的調研發現,他們雖然只能吃到大蛋糕的邊角,但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大步快跑,眼下日子不難過,也沒太多危機感。 但好日子也許不會太長。由于競爭加劇、利潤收窄,龍頭企業正嘗試跳過下游企業,直接面對用戶。據分析,幾年后這種趨勢可能越發明顯。而且,上海本地企業面臨的國內同行競爭也在加劇,比如重慶、廣東、山東、遼寧等都已提出“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在長三角地區,一條“環上海機器人產業帶”正開始浮現。諸多國內競爭者的優勢在于,當地制造業趨于集中,他們有緊靠客戶群的種種便利,而且多項成本低于上海。 錯位競爭也得抓緊時機 雖然有分析認為,國內機器人產業受制于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難以“自主”;但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的報告認為,技術與產業并非單向的“因果關系”,建議先建立產業化平臺,扶持自主品牌整機企業,以規;瘧脦映掷m研發,尋求技術突破。 機器人技術,上海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有一定研發實力,不過這些研發零散、不連續,且局限于實驗室;而有影響的本地大企業對自主研發熱情不高,目前在做產品自主研發的是一些中小企業,盡管發展勢頭不錯,但關鍵部件幾乎全靠進口。因此,上海迫切需要建立大型整機企業來牽引產業鏈,有效整合國內的各方力量,推動機器人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研發。 王迎春表示,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典型的實踐性技術,應用是技術進步的動力。據他觀察,中國市場復雜,細分程度高;而目前跨國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傳統高端市場(汽車制造、電子產品加工等),暫時無暇顧及低端和新興的市場,這是本土企業錯位競爭的機會。但一旦傳統高端市場增長放緩,跨國企業轉而尋找新增長點,這種機會可能就會失去,所以必須抓緊時間。 科學學所在報告中列舉了一些適合本土企業進入的細分市場,如物流搬運機器人、面向工程機械的厚板焊接機器人、智能輪椅等。 工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