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國際芯片廠商們如果要在中國進行一些設計工作通常都是悄無聲息的,但是一些龍頭廠商卻要明確地深入駐扎在中國,它們對此毫不遮掩。 德州儀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TI最新的MCU設計中心就坐落在中國上海,最近這個中心迎來了它的本土處女作設備流片成功。TI目前還沒有透露這個團隊的規模,但是TI的微控制器副總裁Scott Roller將上海的MCU設計中心描述成“一個相當大的團隊,有許多設計都在進行中。” TI的上海MCU設計中心成立于去年,是最新的一個設計中心了,也是TI在全球的第四個設計中心。其他三個分別在德國、印度班加羅爾和美國的達拉斯。 值得一提的是,TI在中國的這套家當不僅僅是支持現有的MCU產品,它更重要的是執行一些來自中國的MCU產品線的研發工作。“這是為了MCU產品的研發,成立于中國,也專門服務于中國。” Roller表示。這個設計中心擁有所有的工作崗位,從銷售、應用開發到系統和處理器設計者、應用領域工程師,這使得可以在同一地點完成設計工作。“我們涵蓋了所有,從前端到后端。” Roller表示。 為什么在中國做設計? 要說為何在中國做設計,Roller列舉了兩個很簡單明了的原因:“第一,你可以行動得更迅速;第二,在本土做設計,更了解需求,減少誤會。” 盡管理論上講,這亮點理由行得通,但是畢竟并不是每個跨國的芯片商都能做到在中國公開做設計這一步。 這個月上旬,在飛思卡爾的FTF2012會議中,飛思卡爾的新任CEO Gregg Lowe表示,中國市場正處在轉型期,由原來的西方國家設計的電子產品的廉價制造基地轉為一個真正擁有設計實例的高科技基地,并且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 Lowe還表示,那些想要在中國銷售它們的產品的芯片供應商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基地。IC制造商們并不需要在中國為它們的產品做設計,但是他們必須要有本土的應用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才能在這片市場取得成功。 “其實,中國需要的是速度,這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根本區別。”ARM中國區總裁Allen Wu表示。“在中國,SoC的設計周期很短,從設計開始到流片,一般需要五六個月,本土的公司做設計都很有速度,而且它們對市場的反應也很迅速。” 所以,跨國芯片公司最終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決定,在中國本土設立獨立的設計中。 TI的Roller強調,由于成本的問題,TI之前并沒有在中國建立自己的MCU設計中心。“工程人才的成本雖然低,但實際上整個并不省錢。”但是現在卻不同了,TI想“在最貼近需求的地方來設計制造產品。” TI正在中國尋找一個前景廣闊的MCU細分市場,那就是基于中國的國家電網項目的智能計量設備。TI已經出產了第一套產品并且正在進行取樣檢測,“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Roller表示。TI在中國的兩套主要的MCU產品分別是MSP430超低功耗16位微控制器和C200032為微控制器。 當問到除了TI,還有哪些跨國芯片商在中國MCU市場占有強大的份額,Roller提到了飛思卡爾和瑞薩。飛思卡爾在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但氣勢可能會略有回落“但這也許會因為新的CEO而改變。” Roller口中的新CEO正是前TI高管Lowe。當Lowe在TI是負責經營公司在達拉斯的模擬業務。TI已經在中國設立了一些模擬設計中心。 在FTF2012上,飛思卡爾的新CEO Lowe表示:“設計決策將會有新的進展。不能僅僅停留在硅谷,雖然那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但是我們更需要進駐那些接近客戶、能傾聽客戶需求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