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轉載自《鐘林談芯》 [color=rgba(0, 0, 0, 0.9)]在跑了一圈路由器客戶之后,我的內心反而平靜下來,被卷死的不只是Wi-Fi FEM賽道,還有家用路由器市場。 ![]() [color=rgba(0, 0, 0, 0.9)]盡管路由器市場比較慘淡,不過客戶還是很愿意接見我,并做更廣泛的交流和探討。一方面之前推Wi-Fi FEM的眾多廠商在漸漸淡去,另一方面在技術和產品上能跟上來的也就那么少數幾家。能做到低價并保持毛利的就更少了,清貨的清貨,轉型的轉型,像三伍微電子這樣死磕到底的Wi-Fi FEM創業公司基本上沒有了。 [color=rgba(0, 0, 0, 0.9)]問題是死磕到底也沒有用,線性Wi-Fi FEM賽道已經被卷死,手機PA廠商不計代價的殺入Wi-Fi FEM賽道,即使十多家Wi-Fi FEM創業公司退出了,還有康希和三伍微,以及4~5家手機PA公司參與其中,競爭的激烈程度一點也沒有減弱,市場的殘酷競爭還會繼續下去。面對一個毫無生氣奄奄一息的Wi-Fi FEM賽道,就算資本對重復芯片賽道是水中望月,霧里探花,依然保持著好感和興趣,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以創造價值為導向,行動上積極樂觀,在預期和心態上保持悲觀,對團隊和投資人保持責任心。 ![]() [color=rgba(0, 0, 0, 0.9)]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何要死磕Wi-Fi FEM賽道,那可能是大家對硬科技的理解不夠充分,硬科技創業有兩個很重要的點: [color=rgba(0, 0, 0, 0.9)]1、方向選擇要對:有些技術方向是偽需求,有些技術方向的真實需求遠小于當初的預判。 [color=rgba(0, 0, 0, 0.9)]2、長期技術積累:芯片技術的突破和提升其實是很慢的,很多時候需要3~5年的時間,那些看起來很快的公司,要么走了捷徑,要么會輸掉未來。真正能成功的一定是那些腳踏實地往前走的人。 [color=rgba(0, 0, 0, 0.9)]三伍微創始團隊在Wi-Fi FEM這個產品上堅持了10年,如果這個產品都做不好,我們還能做好什么產品?10年的堅持,10年的積累,做任何芯片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需要花大量的錢去踩很多的坑,我們現在去做任何新的芯片賽道都不現實,時間和學費哪里來? [color=rgba(0, 0, 0, 0.9)]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在Wi-Fi FEM這個賽道,三伍微電子沒有任何退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實驗室里加大投入卷技術,市場上加大力度卷價格。我可以再次斷言,Wi-Fi7 FEM的市場價格最高不會超過0.2USD,因為國內市場只有一種定價模式,那就是競爭定價。一旦充分競爭,價格就沒有底線,Wi-Fi FEM這個賽道也沒有價格底線。 [color=rgba(0, 0, 0, 0.9)]線性Wi-Fi FEM是被卷死了,但非線性Wi-Fi FEM還有機會。為什么非線性Wi-Fi FEM還有機會,因為非線性Wi-Fi FEM可以構建起門檻和壁壘,在國內沒有護城河的市場都會是血流成河。 [color=rgba(0, 0, 0, 0.9)]非線性Wi-Fi FEM(非線性Wi-Fi前端模塊)是一種用于無線通信(如Wi-Fi)的前端模塊,其核心特點是包含非線性功率放大器(PA)或其他非線性組件。非線性Wi-Fi FEM(Front-End Module,前端模塊)的由來與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硬件設計挑戰密切相關,其核心在于解決高頻、高功率、高效率需求下的非線性失真問題。 [color=rgba(0, 0, 0, 0.9)]傳統PA在高壓時可能進入非線性區(如飽和區),導致信號失真(如諧波、互調干擾)。但現代非線性PA通過設計優化,如預失真(DPD)技術,在高效和高線性之間取得平衡。通過算法預校正PA的非線性失真,提升信號保真度,尤其對OFDMA(Wi-Fi6/ 7)等復雜調制至關重要。 [color=rgba(0, 0, 0, 0.9)]隨著Wi-Fi標準從2.4GHz(802.11b/g/n)擴展到5GHz(802.11a/ac)乃至6GHz(802.11ax/be),高頻信號對功率放大器(PA)和低噪聲放大器(LNA)的線性度要求更高。高階調制(如1024-QAM in 802.11ax/be)對信號純凈度極為敏感,非線性失真會導致誤碼率(BER)急劇上升。而FEM需將PA、LNA、開關、濾波器等集成到微小模塊中,傳統線性設計難以兼顧效率與性能。當 PA在接近飽和功率時會出現增益壓縮(AM-AM失真)和相位畸變(AM-PM失真),導致諧波和交調失真(IMD),例如,OFDM信號的高峰均比(PAPR)會迫使PA工作在非線性區,TDD系統中快速開關引入的瞬態非線性,還有在熱效應與記憶效應下,高功率下器件溫度變化導致參數漂移,進一步加劇非線性。 [color=rgba(0, 0, 0, 0.9)]非線性Wi-Fi FEM的設計創新在于數字預失真(DPD)技術,通過算法預補償PA的非線性特性,顯著提升線性輸出功率(如從20dBm提升至28dBm)。非線性Wi-Fi FEM的誕生是無線通信系統逼近香農極限的必然結果,其技術本質是通過聯合優化器件物理特性(如材料、工藝)與信號處理算法(如DPD、ET),在效率、線性度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隨著Wi-Fi 7/8的演進,非線性管理將成為FEM設計的核心差異化競爭點。 [color=rgba(0, 0, 0, 0.9)]因此,沒有Wi-Fi主芯片的配合和調試,非線性Wi-Fi FEM就無從做起;沒有Wi-Fi主芯片廠家提供功率曲線,閉門造車的非線性Wi-Fi FEM就沒法適配。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不是所有的非線性Wi-Fi FEM都叫非線性Wi-Fi FEM,就如華為海思研發跟我說的,他們希望通過非線性Wi-Fi FEM把電流降低100mA,降低80mA是底線。 [color=rgba(0, 0, 0, 0.9)]非線性Wi-Fi FEM這路很難走,門檻也很高,正是因為這條路難而正確,所以非線性Wi-Fi FEM才是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