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英特爾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凈虧損同比擴大一倍至8.21億美元,營收不及預期,第二季度展望亦顯疲態。財報發布后,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向全體員工發送公開信,宣布將啟動公司成立57年來最激進的重組計劃,通過組織架構扁平化、大規模裁員及核心業務聚焦,重塑英特爾在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 財務壓力與戰略調整雙驅動,裁員規模或超2.1萬人 財報顯示,英特爾Q1營收未達預期,凈虧損較去年同期翻倍,毛利率持續承壓。第二季度營收展望進一步下調,凸顯公司在PC、數據中心及AI芯片市場的多重挑戰。為應對財務壓力,陳立武在公開信中明確表示,將從本季度起實施裁員計劃,裁員比例或超20%,涉及員工規模達2.1萬人,相當于將公司員工總數削減至2010年水平。 此次裁員是英特爾過去三年內第四次大規模重組,也是陳立武上任后推動的首個重大戰略舉措。據內部人士透露,裁員將重點針對非核心業務部門及管理層級冗余崗位,旨在降低運營成本,將資源集中于AI芯片、18A制程研發及代工業務。陳立武在信中坦言:“我們必須以新的方式降低成本,同時確保對工程人才和技術路線圖的必要投資! 組織架構扁平化:八層管理層級精簡至三級 除裁員外,陳立武宣布將徹底重構英特爾的組織架構,推動管理層級從目前的八層以上壓縮至三級,核心工程職能將直接向執行團隊(ET)匯報。這一調整旨在消除官僚主義,提升決策效率。例如,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芯片事業部、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等關鍵部門將跳過中間管理層級,直接由陳立武及首席技術官薩欽·卡蒂(Sachin Katti)領導。 為進一步簡化流程,英特爾將取消不必要的會議、減少非核心培訓與文檔編制,并引入實時數據儀表盤替代傳統報告體系。陳立武在信中強調:“我們的競爭對手精干、敏捷,我們必須打破繁文縟節,讓工程師回歸技術本源! 核心業務聚焦:AI芯片與18A制程成破局關鍵 在戰略層面,陳立武重申英特爾將剝離非核心資產,聚焦AI專用芯片、先進制程技術及代工業務。公司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基于18A制程的Panther Lake處理器,其AI性能較前代提升5倍,并已與微軟、戴爾等合作伙伴共建AI PC生態。此外,英特爾首款18A服務器芯片Clearwater Forest將于2026年量產,代工業務則計劃通過與臺積電2nm制程合作,縮短與行業領先者的差距。 為支持這一戰略,英特爾近期以44.6億美元出售FPGA子公司Altera 51%股權,并獲得美國政府85億美元芯片制造補貼。陳立武在信中表示:“英特爾必須成為全球頂級代工廠,而18A制程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武器! 員工政策調整:混合辦公改為每周四天到崗 在重組過程中,英特爾同步調整員工政策,要求混合辦公員工自9月1日起每周到崗四天。陳立武解釋稱,這一調整旨在強化團隊協作與文化凝聚力,減少“非必要的內部行政事務消耗”。他同時承諾,公司將通過更靈活的OKR考核體系及“去層級化”管理,賦予高績效員工更多自主權。 市場反應與行業影響 盡管重組計劃短期內可能引發股價波動,但資本市場對陳立武的改革方向持謹慎樂觀態度。財報發布后,英特爾股價盤后上漲3.2%,投資者認為裁員與架構調整有助于降低長期成本。然而,分析師指出,英特爾需在2026年前推出具有競爭力的AI芯片,并確保18A制程量產,否則可能進一步喪失市場份額。 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英特爾的裁員潮亦引發連鎖反應。據統計,2025年以來,博世、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巨頭已累計裁員超1.2萬人,凸顯行業對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 結語 陳立武在公開信結尾寫道:“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只要我們決心變革,就一定能重回巔峰!边@場涉及數萬員工命運的重組,不僅是對英特爾管理效率的考驗,更是其能否在AI時代重新定義半導體行業格局的關鍵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