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igikey 作者:Shawn Wasserman DigiKey 之前的博客討論了通過三種產品設計理念實現電子產品更加環保的趨勢: 1、可持續設計 2、綠色制造 3、循環經濟 然而,目光敏銳的電子工程師可能已經注意到這份清單上缺少了一些東西:環保法規。這一選擇并非失誤,而是戰略性決策,因為法規與認證本身便是一個需要獨立探討的完整議題。 一如既往,歐盟率先制定了兩項法規: · 《有害物質限制指令(RoHS)》 · 《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 (REACH)》 因此,如果任何電子產品供應商希望向歐盟客戶提供技術產品——無論是直接銷售,還是通過 OEM 間接提供,都必須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這兩項環保法規。 本博客將深入探討這兩項法規、其對電子設計工程師的影響,以及 DigiKey 如何提供幫助。 什么是 RoHS?該標準對電子行業有何影響? RoHS 標準旨在限制電氣和電子元器件中危險材料的使用。該法規禁止的物質包括: · 鉛 · 汞 · 鎘 · 六價鉻 · 多溴聯苯 · 多溴二苯醚 · 四種不同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BBP、BBP、DIBP) 這些物質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害。因此,無論是在產品制造階段,還是使用壽命結束后的填埋或者回收處理過程中,這些物質都會造成危害。 該標準適用于通過直銷、轉售商、分銷商、集成商或 OEM 向歐盟供應、銷售或分銷電氣產品、子組件、組件或電纜的任何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RoHS 確實有若干豁免條款,特別是在鉛的使用方面。此外,該標準不涉及電池的生產或使用。 該標準自 2006 年制定以來已經過兩次修訂。2011 年發布的 RoHS 2 擴大了標準范圍,涵蓋更多器件,并要求企業提供更多文件來證明合規性。同時,RoHS 3.0 將四種鄰苯二甲酸酯添加到限制化合物清單中。 RoHS 標準由國家計量局 (NMO) 負責執行,處罰范圍從罰款到監禁。所以工程師必須認真遵守此規定。 什么是 REACH 法規?為什么電子工程師應該了解該法規? REACH 是一項歐盟法規,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特定高度關注物質 (SVHC) 的危害,同時避免對歐盟及其化學工業的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該法規影響深遠,其涵蓋的物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業生產到家庭使用。 例如,REACH 不僅包括工業清潔產品,還包括油漆、服裝、家具和家用電子產品。這意味著,不同于 RoHS,REACH 會影響大多數在歐盟開展業務的公司。 實際上,在 REACH 的管轄范圍內有三種公司和/或個體角色: · 制造商:制造和/或向歐盟境內的個人或團體供應化學品 · 進口商:從歐盟以外的地區購買商品,并在歐盟內使用或銷售 · 下游用戶:在歐盟境內使用或處理化學品的組織或個人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 (ECHA) 負責監管合規性,公司承擔舉證責任。因此,公司必須識別、管理和評估化學品風險。這些文件必須向 ECHA 證明 SVHC 是安全使用的,并且已經建立并遵循風險管理流程。如果無法管理風險,則可以限制或禁止使用某種物質。此外,在可行的情況下,大多數有害物質需由更安全的替代品予以替代。 REACH 與 RoHS 的主要區別在于監管范圍。REACH 根據數百種 SVHC 物質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監管其生產和使用。另外,RoHS 僅限制電氣和電子設備中的物質。 DigiKey 幫助工程師采購符合 RoHS 和 REACH 標準的零部件 根據 DigiKey 的 REACH 和 RoHS 聲明,該公司可提供相關信息和文件來證明其所售特定產品是否符合上述任一法規要求。 ![]() DigiKey 產品頁面上顯示的 Raspberry Pi 5 SC1112 單板計算機的 RoHS 和 REACH 狀態,該計算機采用 Broadcom BCM2712 Arm Cortex-A76 處理器。(圖片來源:DigiKey) DigiKey 的產品頁面(如上屬產品所示)也會列出該產品的合規狀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DigiKey 銷售符合或不符合這些法規的產品。因此,當工程師為其設計采購零件時,如果他們希望確保最終產品符合 RoHS 和 REACH 標準,則必須做出相應的選擇。工程師需要尋找的產品標簽包括: REACH 狀態: 不受 REACH 影響: 經 ECHA 確認,產品和包裝不含有 SVHC。 受 REACH 影響:產品含有 ECHA 認定的 SVHC,可能需要用戶加以考慮。 供應商未定義:產品尚未根據 REACH 按照 ECHA 進行分類。 RoHS 狀態: 符合 ROHS3 規定:產品不含有限制物質或屬于豁免范圍。 符合 RoHS 規定:產品不含有原有六種物質或屬于豁免范圍。 不符合 RoHS 規定:產品含有一種或多種限制物質,不屬于豁免范圍。 RoHS 不適用: 產品不屬于 RoHS 范圍。 供應商未定義:該產品尚未根據 RoHS 進行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