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模擬示波器 最近遇到好多問題,都與基本概念相關。忍不住,就想多說幾句。 研究生面試,我出了一個問題,一個100kHz的方波信號,幅度大約是幾伏的數量級,想測量其有效值,用什么儀器,怎么測?多數學生一臉茫然,搞的我不好意思,慚愧題目是不是太難了。我急了,問學生,一個1.5V的電池,其電壓有效值是多少?學生問我,直流量有有效值嗎?我忍。我不得不忍。 什么是有效值?一個變化電壓的有效值,是指把它加載到一個確定的阻性負載上,在一個周期內的功,與電壓為A的直流量作用在相同的負載上,在等長時間內的功相同,那么該變化電壓的有效值就是A。廣義理解,一個電池的電壓有效值就是1.5V,一個幅度為A的方波,有效值就是A。這時候,又有人問我,什么是方波啊? 以前的一個學生,參與的一個題目,用一個10歐姆電阻把一個待測的1uA左右的電流轉變成10uV左右的電壓,然后用AD620和多級直流放大進入ADC,卻發現輸出總有很大的偏移量。于是就買了好些個放大器,挑選,想讓偏移量小些。查查資料就知道,AD620A級的輸入失調電壓典型值為30uV,最大值為125uV,已經遠大于被測信號10uV。至少應該知道,此處使用被大家廣為推崇的AD620是不靠譜的。 但是,設計者就是不知道這個道理。 昨晚我的學生來聊天,問我,學這些基礎有用嗎?其實,不用問我,問問歌唱演員就可以了,問他們,吊嗓子重要嗎?問問廚師,刀工重要嗎? 前些日子,電子工程專輯搞了個大學生競賽,我沒敢潑冷水,比賽搞完了,我這盆冷水得潑出去了。看看比賽結果就知道了,全部都是些花里胡哨的作品,很吸引眼球,很強悍的功能。但是面對這些競賽的孩子,你就是不能問他們問題,一問就露餡了——底子很薄,但成果很強。就像以“滿漢全席”奪得廚師大賽冠軍一樣,回家后做不好一個炒土豆絲。 我不敢把話說滿,至少多數參賽學生,其成就遠遠高于他們的功底。 所以,我特別希望有一些比賽,就賽那些基礎的東西。比如12V電源,誰能做出動態范圍最大的單管放大器,或者做一個最準的電子秤,就比這些指標。噪聲最小、頻帶最寬、帶內最平坦、失真度最小、溫度穩定性最好等等,可以研究的東西很多。 但很遺憾,誰也不會對此感興趣。就比賽一個放大器,外行看起來一點都不拉風,沒勁透頂了。 可是看看身邊現狀,看看日益墮落的教師和學生,看看好大喜功的媒體,誰能救救我們的基礎教育,誰能把孩子們拉回來,靜靜地在實驗室做一些看似枯燥,卻蘊含玄機的實驗? ADI本次西安訓練營,就想邁出這一步。我計劃的題目,就是做一個平坦的20kHz音頻放大器,越平坦越好。我要教會他們,拿起筆去計算,用儀器去測量,然后學會享受兩者一致帶來的強烈快感。 這將是幸福的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