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迅速向可再生能源過渡,但也有缺點,如夜間無法獲得太陽能,風力則不規則地上升和下降。這就需要我們開發新技術,以便在電網有剩余能量時進行儲存,并在電量不足時提供電力。 同時,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的各種設備供電。然而,它們依賴于有限的資源,如鋰、鎳和鈷,這引起了人們對可持續性和成本的擔憂。 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探索用于電網儲能的新型電池。該團隊最近在歐洲科學雜志《ChemSusChem》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當鐵與電解質添加劑硅酸鹽一起處理時,可以制造出高性能的堿性電池陽極。鐵是地殼中僅次于鋁的第二豐富的金屬,比鎳和鈷更可持續。僅美國每年就從廢料中回收大約4000多萬噸鋼鐵。 鐵早已被用作堿性電池的陽極,鐵鎳堿性電池是在20世紀90年代發明的,但由于充電時會產生氫氣且放電時生成惰性氧化鐵,其能源效率和存儲容量較低。 在《ChemSusChem》的文章中,該團隊報告稱,在電解質中添加硅酸鹽可以讓它們在不產生氫氣的情況下給電池充電。 他們發現,硅酸鹽還與電池電極強烈相互作用,抑制氫氣的產生。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工藝可以改善鐵鎳電池中的堿性鐵氧化還原反應。在微電網或個人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中,鐵鎳堿性電池常用于儲存電能。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