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規劃終于出現了明確的官方版本。本周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網轉發了《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摘要)》,這份規劃日前由科技部代管的《科技日報》受權發布。這是迄今為止唯一成文發布的電動汽車規劃。 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再次出現在今年“兩會”之中。這個汽車業當前的焦點問題,在國內卻一直陷于路線和目標的巨大爭議中,最近還出現加速去泡沫化的趨勢,有城市明確擱置電動車計劃,發改委、工信部等主管部門醞釀多時的《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也遲遲未能出臺。 此次科技部發布的規劃,并沒有此前傳言中的激進。規劃充分肯定了短期內實現混合動力汽車全面產業化的重要性,提出堅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過渡與轉型”并行互動的總體思路,最終實現汽車業“純電驅動”的戰略轉型。 定調路線之爭 逐步向純電動轉型 科技部的這份規劃,充分回應了新能源汽車的路線之爭。 規劃指出,從技術層面看,混合動力汽車技術逐步成熟,已進入產品市場競爭期,率先實現產業化,正成為汽車市場銷售新的增長點。純電動汽車電池技術進步加速,整車產品更加接近消費者需求;世界主要汽車制造商加快了純電動汽車量產步伐;插電式混合動力作為一種具有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重特征的電動汽車技術成為全球新的研發熱點;以電池租賃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取得進展。燃料電池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近年來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上各大汽車集團持續投入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燃料電池汽車整車成本顯著下降,性能指標已接近商業化水平。 規劃認為,經多年探索實踐,國際汽車產業界達成了電動汽車產業化戰略共識:在技術路線上,近期(2010-2015年),在依靠傳統內燃機汽車技術改進和推進車輛小型化實現降低排放的同時,為滿足更為嚴格的節能減排法規目標要求,應盡快推進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并發展小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中期(2015-2020年),在混合動力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增加汽車動力系統電氣化程度,加大小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推廣力度;在2020年之后,純電驅動技術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通過發展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大幅度降低排放。在車型應用方面,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種類型的電動汽車技術各自具有最優的適用車型。對短途出行需求,可采用小型純電動汽車;對長途出行需求,主要采用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者燃料電池汽車。 規劃提出一個總體發展路線:“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角度看,發展電氣化程度比較高的 純電驅動 電動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要在堅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過渡與轉型 并行互動、共同發展的總體原則指導下,規劃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戰略。” 在此戰略下,推進“三縱三橫”的基本研發布局,在“三縱”方面,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作為純電驅動汽車的基本類型;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純電驅動汽車的特殊類型繼續獨立作為一“縱”;混合動力汽車主要為常規混合動力汽車。在“三橫”方面,“電池”包括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電機”包括電機系統及其與發動機、變速箱總成一體化技術等;“電控”包括“電轉向”、“電空調”、“電制動”和“車網融合”等在內的電動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技術。 模糊目標 純電動車要占總銷量1% 在此前業內披露的規劃中,科技部曾提出到2015年電動車保有量要達到100萬輛,而工信部和發改委提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相比之下,科技部的規劃顯得更為激進。 而在此次的成文規劃中,科技部為電動汽車產業化設定了系統化的目標,對銷量目標則給予模糊化表述。 規劃提出,“到2015年,在整車、關鍵零部件、公共平臺等29個技術創新方向上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全面掌握核心技術,預期申請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專利達3000項以上,在30個以上城市進行規模化示范推廣,在5個以上城市進行新型商業化模式試點應用,為實現電動汽車規模產業化、尤其是純電驅動汽車銷量達到同類車型總銷量1%左右的重要門檻提供科技支撐,引領電動汽車新興戰略產業跨越發展。” 而在工信部近日發布的《中國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透露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萬輛。據中汽協統計顯示,去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只有8000多輛。 系統化目標還包括, “十二五”是以汽車電控化和動力混合化兩大技術相結合為標志的產品換代與產業升級期。要推進各種常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技術研發與大規模產業化,力爭使我國混合動力客車綜合性價比和市場占有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力爭使我國混合動力轎車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 這也是在未來4年,將以混合動力技術為龍頭帶動傳統汽車節能減排技術的綜合集成與全面進步。規劃認為,為了使我國2020年乘用車燃油經濟性達到國際同期水平,平均油耗應降至5升/百公里以內,采用混合動力為代表的重大汽車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規劃還提出,“十二五”是將汽車小型化和動力電氣化相匯合、發展我國小型電動轎車的機遇期。要使我國在以小型電動轎車為代表的各類純電動汽車普及程度、以示范城市為平臺的電動汽車全價值鏈整合水平、以鋰動力電池為重點的車用電池產業國際競爭能力等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另外,“十二五”是將能源多元化和動力一體化兩大趨勢相統一,研究下一代純電驅動平臺,搶占電動汽車高端前沿制高點的科技攻堅期。要攻克以先進燃料電池/新型動力電池等為代表的一批前沿高端難點技術。 實施路徑 重點突破鋰電池技術 科技部規劃也明確了電動汽車戰略的實施路徑。 規劃認為,我國中高級別以上轎車的純電驅動平臺技術尚不成熟,當前應在城市公共用車和私人小型轎車上優先發展“純電驅動”電動汽車,形成“兩頭擠”發展格局,啟動大規模市場;然后滾動發展,逐步擠占中高檔燃油轎車這一市場空間。 而燃油汽車小型化和電動汽車小型化是全球主流趨勢,中國最具技術特色、產業優勢和市場潛力。小型電動汽車可以成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滿足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交通可持續發展需求,可以促進我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以及電池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滾動發展,可以形成大規模市場需求。 規劃確定了“三步走”目標。在2008年至2010年,在大中城市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這一階段現在已經過去。到2010年度,示范城市從13個增加到25個,重點轉向純電驅動汽車,全國25個示范城市約8000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投入示范運營。 第二階段是要在2010年到2015年期間,實現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開展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純電驅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示范;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小規模示范考核;攻克深度機電耦合、新型電機驅動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發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下一代純電驅動動力系統平臺。為實現電動汽車規模產業化尤其是純電驅動汽車銷量達到同類車型總銷量1%左右的重要門檻提供科技支撐。 在此階段,開展以能量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重點,電池模塊化為核心的動力電池全方位技術創新,實現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大規模產業化突破。到2015年左右,在20個以上示范城市和周邊區域建成由40萬個充電樁、2000個充換電站構成的網絡化供電體系,滿足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示范能源供給需求。最后在2015年-2020年的第三階段,繼續推進純電動汽車大規模產業化,并開始啟動下一代純電驅動汽車產業化進程。 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