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Consumer Lab)近日針對2012年及未來消費趨勢所發表的預測報告顯示:互聯網已成為如道路及電力一樣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而社交媒體正重新定義新聞傳播模式;同時,所有人都能成為服務提供者。此外,該調查并發現,在互聯網具體實現后,因特網是消費者在節省開支之余,最不愿意放棄的一項消費行為。 過去15年來,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持續對人們的價值觀、消費行為,以及對資通信技術(ICT)產品與服務的認識進行研究。愛立信全球研究專案,每年都會在40多個國家及10多個大型城市展開對10萬名個人消費者進行存取調查。 以下是愛立信針對2012年的十大消費趨勢預測: 互聯網至上。在目前社會,互聯網與呼吸同樣重要及不可或缺。在實現互聯網后,即使不得不節省開支,互聯網也將成為消費者最不愿意放棄的一項消費行為。 人人都能成為服務提供者。市場存在著對新服務的龐大需求,而互聯網讓企業與消費者可能創造嶄新應用解決方案,例如apps應用程序。 社群媒體重新定義新聞傳播。社交網絡不僅推動圖像、視頻與音樂的消費,同時也正透過相關社會評論的提供,協助消費者判別新聞的真實性。 手機在日常行動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消費者越來越關心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各項移動服務,當被問及出門必攜物品時,有九成的智能手機用戶受訪者表示出門一定要帶手機,而其中只有八成選擇攜帶金錢。 透明比隱私更重要。人們正逐漸習慣透明化的生活,并且也期待企業及組織,同樣能夠讓舉止公開透明。 云端讓一切變容易。分享資訊及擁有多部連網裝置已經成為消費者常態,進而促進更多云端服務的導入,背后主要驅動因素就是易用性。 女性帶動智能手機廣泛普及。根據我們在2011年進行的智能手機用戶調查顯示,男性偏好嘗試智能手機上的新興應用程序與服務,而女性則較常使用語音通訊、短信及Facebook等常見服務。女性用戶熱衷于將各項通訊管道整合至單一裝置,此一行為正推動智能手機在大眾市場的普及。 購物更方便。根據愛立信日前進行的調查顯示,有67%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他們希望使用智能手機進行付款。我們不應該單獨看待付款應用模式,而是應當將它放到日常購物大環境中來加以認識,應用于取得產品資訊、獎勵積分、開具收據、甚至是大型購物商城的室內導航等。 萬物皆可被連結。在2009年第4季,移動數據流量首次超越語音流量,而在2011年第一季更是達到語音流量的兩倍。消費者希望身邊的所在地與事物,例如汽車、自動販賣機、驗票口等,都能連結互聯網。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消費者更希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在經濟動蕩與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年代,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對水電供應等公共設備服務重新產生興趣。同樣的,人們可支配收入的變化,也正帶動消費者對管理消費服務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