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導體芯聞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公布 2023 年12 月營收報告,合并營收金額約為新臺幣1,763 億元,較11 月減少了14.4%,較2022 年同期減少了8.4%。累計,臺積電第四季營收來到6,255.29 億元,整體2023 年營收來到2 兆1,617.36 億元,較2022 年減少了4.5%。 臺積電財務長暨發言人副總經理黃仁昭先前法說會時表示,針對2023 年第四季財測,黃仁昭表示,以美元計價的營收金額約為188 億至196 億美元,毛利率51.5%~ 53.5%,營業利益率39.5%~41.5%。若以1 美元兌換新臺幣32 元匯率基礎計算,第四季的營收將落在6,016 億至6,072 億元,較第三季成長9%~13%。因此,當前第四季營收出爐,優于原先預期。 近期,市場法人表示,2024 年臺積電的定價策略將變得更加靈活,例如在其具有領導地位和客戶具有高利潤的先進制程節點上試圖提高價格。同時,也為達到晶圓產量目標的客戶提供跨節點折扣。這代表客戶在當前已到達周期底部之際,仍然沒有長期規劃的能見度,這使得2024 年EPS 幾乎不變,而且在目標價19 倍2024 年EPS 的情況下,維持「買入」投資評等,每股新臺幣700 元的目標價。 2023 年,由于消費電子行業面臨未售出庫存過剩的問題,臺積電調整了資本支出計劃。這家芯片制造商表示,夏季需求已經觸底,復蘇將在 2024 年之前的幾個月內開始顯現。 盡管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和自己的指導,但臺積電202億美元的季度營收仍未能實現增長。12 月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 8.4%,未來一年的前景好壞參半。 包括首席執行官 CC Wei 在內的高管表示,他們預計今年整體業務將增長,并且公司的高性能計算業務受到對 Nvidia 和 Advanced Micro Devices 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的推動。 本周早些時候,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公布 其營業利潤連續第六個季度下降,該公司經受住了智能手機和內存業務消費者需求疲軟的影響。 盡管如此,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芯片銷量在 11 月份出現了一年多以來的首次增長,這表明 2024 年的復蘇勢頭正在積聚。 匯豐銀行分析師 Ricky Seo 和 Hankil Chang 表示,AI 服務器群和設備上 AI 應用程序的升級可能會推動 IT 更換周期。 “對于美國云服務提供商來說,我們預計資本支出將大幅增長,到 2024 年將增長約 65%。此外,到 2024 年,人工智能服務器的采購可能占其投資總額的 57%,高于 2022 年的 8%,”他們在周三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蘋果可以說是臺積電最重要的客戶,但其最新一代 iPhone 面臨著阻力,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移動市場中國。幾位分析師因需求疲軟的預期而下調了蘋果今年的評級,杰富瑞本周表示,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下滑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這家美國公司還受到 中國機構和國有企業擴大禁令的打擊,這些禁令要求員工將 iPhone 和其他外國設備遠離工作場所。 重回臺積董事會?張忠謀說不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決定今年股東會卸任董事長且退出董事會后,外傳臺積電內部商請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回鍋,在全球芯片戰中重任指揮官,帶領臺積電走出紛亂世局,張忠謀對此表示,「我不會回去」,粉碎他將重回臺積電董事會的傳言。 此外,臺積電榮譽副董事長曾繁城也表明他不會離開董事會,這意謂著6月臺積電董事會改組,幅度將收斂。 劉德音卸任臺積電董事長的原因外界眾說紛紜,不過,劉德音退出董事會后,面對6月的臺積電董事會改組,市場已有不少傳聞,其中以臺積電內部商請張忠謀回鍋臺積電董事會最為勁爆。 TVBS前董事長張孝威上周末舉行個人音樂會,張忠謀及妻子張淑芬、曾繁城、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行政院前院長陳沖等人出席。不過,獲邀出席的劉德音意外缺席,外界原本期待他會在宣布卸任后與張忠謀首度同臺,但劉未現身也讓外界對他卸任董事長及退出董事會留下更多想像空間。 針對是否回鍋臺積電董事會,張忠謀受訪時直言:「我不會回去。」在張表態后,臺積電董事提名委員提出由現任總裁暨總經理魏哲家接任下任董事長將成定局。至于外傳將辭去臺積電董事職務曾繁城,也表明他不會離開董事會。 隨著張忠謀表示不會回董事會、曾繁城表明不會退出董事會后,臺積電6月的董事會變動,可能只剩劉德音和獨董陳國慈留下的董事職缺,改組幅度將比預期小。 至于誰會遞補這兩席董事職缺,進入臺積電下一屆董事會?消息人士分析,臺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深受張忠謀和魏哲家信任,雖然她的專長是財會,原本打算退休的她被魏哲家商請擔任主掌歐亞業務,日本投資案也是她極力促成。 此外,何麗梅任臺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ESG委員會主席,除了原本董事長的職務即身兼ESG指導委員會主席,若再安排何麗梅進入董事會,也可彰顯臺積電推動ESG符合國際凈零碳排及加入RE100減碳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去年12月7日舉行供應鏈管理論壇,當天也舉辦感恩餐會,魏哲家、何麗梅、主管供應鏈的臺積電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資深副總林錦坤、日本JASM執行長廖永豪等4人,一起逐桌向與會供應鏈負責人和代表敬酒,除了感謝供應鏈協助臺積電在日本熊本建廠順利外,也隱約釋放臺積電新接班團隊悄然浮上臺面的訊息。 三星打折價,挖臺積電墻角 臺積電、三星晶圓代工2納米制程都規劃于2025年量產,相關訂單搶單大戰提前開打。英國金融時報(FT)引述消息來源報導,高通要把后續高階手機芯片從臺積電轉至三星2納米生產,而且三星大打折扣牌,爭取英偉達(NVIDIA)等大廠訂單,大挖臺積電墻腳。 高通、英偉達等國際大廠都采多元晶圓代工策略,目前仍多仰賴臺積電。此前,英偉達財務長柯蕾絲(Colette Kress)甫于參加瑞銀全球科技大會時暗示,英偉達不排除委由英特爾代工生產新一代芯片,意味可能打破當下臺積電獨家代工英偉達AI芯片的狀況,如今高通也有意找三星合作2納米,臺積電面臨兩大客戶先進制程訂單流失壓力。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臺積電已向蘋果、英偉達等大客戶展示2納米原型測試成果。也有消息人士指出,三星不僅將推出2納米原型,還開出折扣價,吸引英偉達在內知名客戶的興趣。 報導指出,高通計劃下一代高階智慧手機芯片采用三星「SF2」(2納米)制程生產。三星去年全球首家量產3納米(SF3)芯片的業者,也是第一家轉換至環繞式閘極結構(GAA)這種新電晶體架構的業者。 三星表示,「我們已有充分布署,可于2025年SF2量產。由于我們是首家跨入并轉型GAA架構的公司,我們希望從SF3進展至SF2會相對流暢」。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三星最簡易3納米芯片的良率也只有60%,遠低于客戶預期,且在生產復雜程度相當于蘋果A17 Pro 或英偉達圖形處理器(GPU)時,良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臺積電則告訴金融時報,重申目前2納米制程開發進度順利,將按進度在2025年量產,推出時將是業界在密度和能源效率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 臺積電先前于法說會上指出,觀察到2納米在高速運算和智慧手機相關應用方面獲得客戶興趣和參與,與3納米在同一階段時不相上下、甚至更高,預期2納米在2025年推出時,將是業界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臺積電規劃,2納米背面電軌方案預定2025下半年推出,2026年量產。 不僅臺積電、三星積極朝2納米與更先進的制程前進,英特爾也積極加入相關戰局,金融時報將這場半導體2納米制程競賽譽為「形塑5,000億美元產業的未來」。 英特爾正在其先前訂下四年開發五個節點的軌跡上運行,Intel 4制程已量產準備就緒、Intel 3制程規劃于今年底推出。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先前已展示Intel 20A晶圓,預計明年上半年進入準備量產階段;Intel 18A則規劃于2024下半年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