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產業何時景氣雖難以預測,但尚能通過分析產能利用率而略知一二。與之相對比,“18號文件”替換政策出臺雖是人為可控,但出臺時間卻是神仙難測。 2010年剛一開年,國內外半導體產業形勢的反差就令業界人士揪心不已。 1月4日,來自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報告顯示,去年11月,全球芯片銷售額同比上漲8.5%,至226億美元,這是自2008年9月經濟衰退以來半導體月度銷售額的首次增長。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預測中國半導體市場有望在2010年大力反彈。 半導體制造業一度被視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18號文件”作為我國政府對半導體企業的扶持政策應運而生,2010年,文件即將到期,業界預期新 “18號文件”會伴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復蘇適時出臺。但令人遺憾的是,新文件至今蹤跡皆無。 坎坷命運 2009年12月,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201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確定了半導體行業將仍是今年信息產業領域的發展重點之一: “加大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專用電子設備和材料、基礎軟件等領域的支持,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調整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品結構,努力擴大國內市場……” 早在1986年,國家實行了免征進口關稅和產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1994年的稅制改革中,取消了這些優惠政策,國內芯片企業一度陷入低迷。后來,由當時的國家經貿委政策司與原信息產業部組成聯合小組,起草了新優惠政策條款《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并于 2000年6月24日發布,即“18號文件”。該文件規定:對在國內市場銷售的芯片產品征收17%的增值稅,但對芯片企業稅賦達到6%的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這對芯片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鼓勵作用。2001年,“18號文件”加入補充條款,包括對部分芯片企業稅賦達到3%的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以及其他優惠政策。 然而,就在同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不久,“18號文件”遭到第一次國際訴訟。 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的美國芯片企業指出,中國對進口芯片產品征收17%的增值稅,而中國國內企業卻可以享受14%的退稅,這種做法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國民待遇原則。隨后,美國半導體協會發表聲明,“半導體工業呼吁中國遵守承諾,廢止對所有半導體施加的歧視性增值稅! 國家相關部委隨即成立了聯合課題組,對“18號文件”及補充條款中的增值稅政策進行研究,有意將增值稅降至13%,美方繼續施壓。直到2004年7 月,中美雙方就爭議問題簽署諒解備忘錄,中國政府承諾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取消“即征即退”等規定,美方同意撤回訴訟。 此后,國家開始著手制訂新政策,并通過財政撥款設立10億元專項創投基金扶持半導體產業。2005年,消息稱新政策將在該年8月正式頒布,但未果。 2006年,消息稱配合新政策落實的《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大體框架已經確定,有望在下半年正式出臺,仍未果。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原信息產業部、國家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第一批享受四部門給予的包括研發基金、稅收優惠、人才培養、融資等多方面優惠的94家半導體企業名單,扶持政策終于得到了實質性推進。 然而,隨著時間的臨近,“18號文件”的替代政策出臺之聲卻日漸微弱!皣覍呻娐返闹С謺恢毖永m!薄跋嘈艜r間不會太遠。”“國家扶持半導體產業的決心不用懷疑,只因涉及到多方面需要協調!毖赞o模糊的相關部門已在有意回避這一話題。 新面孔 新文件值不值得期待,首先要看原文件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此,業界評價不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過去的芯片市場走私漏稅比較猖獗,“18號文件”對于國內芯片企業抵御來自走私產品和國外企業的雙重沖擊功不可沒。“政策的缺失對國內芯片企業影響巨大。國家應當盡早出臺新的替代政策!痹撊耸繉Α禝T時代周刊》表示。 然而,也有眾多企業認為,舊文件所帶來的幫助遠沒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就連其中最受稱贊的“即征即退”政策,它的取消在當時也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相關資料顯示,在最初規定稅賦達到6%的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時,幾乎沒有企業申請該政策優惠,6%降到3%后,享受到退稅的企業也并不多,而且分攤后,能拿到的返稅更是微乎其微。 北京宏思電子相關人員對本刊記者表示,相比芯片制造企業,國內芯片設計開發企業普遍規模不大,產品增值率低,甚至實際賦稅大多沒超過3%,所以 “18號文件”的即征即退政策對大部分設計開發企業沒有任何意義,也許只是對產品內銷量大的企業有影響。而作為國內最大的芯片廠商中芯國際卻表示,雖然其大部分產品都銷售到國外,企業并沒有從退稅政策中獲得太大好處。 另外,10億元專項創投基金也收獲甚微。首先,有人擔憂由工信部負責具體企業認定,財政部直接撥款發放的基金在選擇扶植對象時不夠透明。其次,10 億元人民幣對于高投入的芯片產業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斑^去多年的資金支持,分攤給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每家只拿很少的錢,有的企業大約只是拿到了‘買幾本書’的支持,效果不大!惫ば挪寇浖c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主任邱善勤說。 即征即退和發放基金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新“18號文件”究竟會有什么改變呢?本刊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很多芯片企業對國家出臺優惠政策雖表示歡迎卻并無期待,一是時間拖得太長,已不再關注;二是“18號文件”在過去幾年確實沒有給企業太多實惠。 由于具有法律效應的新文件遲遲不出臺,上文提到的《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作為輔助政策至今同樣無法正式公布。但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李珂透露,該條例與原“18號文件”最大的區別在于:增值稅不再退稅,而是采用專項扶持基金等扶持政策來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每年5億~10億元的集成電路發展基金將主要投向芯片設計和開發企業,每年1億元左右的人才培養投資也將傾向于芯片設計人才的培養。 “其實文件早就擬定好了,主要是文件中的稅收優惠需要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等部委‘埋單’,所以難于協調!币晃粯I內人士私下表示。 據了解,早在2007年初,有關部門便已將擬議中的新文件呈送至國務院,其訴求不僅能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力度,而且覆蓋范圍更為寬廣,還將材料、裝備、儀器儀表等首次納入其中,使享受優惠的產業鏈拉長。 李珂坦言,新“18號文件”還在最后討論,它除了保持延續性外,還要兼顧到整體發展策略。不過,他也希望企業不要對此抱太大希望。“受惠范圍確實擴充了,門檻也大大降低了,但落實到具體企業未必受惠多少,政策出臺主要是提振產業信心!崩铉嬲f。 來源:IT時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