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對于半導體行業來說,美國又一次阻礙了創新,其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從8月15日開始,將金剛石、氧化鎵兩種半導體材料、用于GAAFET架構集成電路所必須的ECAD(EDA)軟件、用于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壓力增益燃燒技術加入到商業管制清單,對其出口進行管控。 美國的EDA在市場上占統治地位,三巨頭在中國市場有95%的份額,而國產EDA對先進工藝不支持,同時流程覆蓋不全,所以無法取代三巨頭,這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離開它就真的不能做芯片了嗎? 有專家和從從業者表示,沒有了EDA真的就沒辦法做芯片了,古老的SOC里的晶體管都是千萬級以上,現在的個數更是動輒就是幾億,甚至上十億,一條線連錯了,可能整個產品的功能就變了。 也就是你花幾千萬,只能得到一堆人都砸不了的板磚。之前所有投入全部打水漂。一般來說制程越先進,制造和研發費用愈來愈昂貴,哪怕是很老的0.5um, 0.35um的工藝。 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被譽為“芯片之母”。如果把芯片制造比作建造一座大廈的話,IC設計就是大廈的設計圖紙,EDA軟件就是這張圖紙的設計工具,只不過EDA軟件比建筑設計軟件的復雜度要高出N個數量級。 利用EDA工具,電子設計師可以從概念、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系統,并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并且是貫穿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戰略基礎支柱之一。EDA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航空航天、機械等多個領域。 所以總的來說,EDA是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內 “小而精”的環節,產值較小但又極其重要。據賽迪智庫數據顯示:2018-2020年全球EDA市場規模由62.2億美元增長至72.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81%。相對于幾千億美金的集成電路產業來說不值一提,但如果缺少了這個產品,全球所有的芯片設計公司都得停擺。 當下EDA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被國際三大EDA巨頭所壟斷近八成: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鏗騰電子)、Mentor Graphics(明導國際)(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收購)。 EDA三巨頭掌握著絕對的主導權,旗下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5%,并且在產品上各有特色,各自的IP側重點和優勢都有較大的差別。因此,不少一線的芯片設計廠商都有同時使用其中兩三家廠商的不同EDA IP來設計芯片。 至于盜版的情況,就更不用想了,這種軟件很純粹,脫機都可以用,完了打印出來就可以;芯片EDA工具軟件的最大特點是它與芯片代工廠具有高度的綁定關系。 因為我們設計時,是需要代工廠提供數據包的,稱之為PDK,包含了諸如晶體管,MOS管,電阻電容等基礎器件或反向器,與非門,或非門,鎖存器,寄存器等邏輯單元的基本特征信息,這個數據包會不斷優化,更新頻繁,同時對EDA軟件有綁定及校驗的作用,一般只支持當前最新版的工具。 據開源證券研報,受益集成電路國產化政策支持,EDA國產化率從2018年的6.24%提升至2020年的11.48%。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之前采訪國微思爾芯資深副總裁林鎧鵬就指出,當前國內EDA產業處于行業發展早期競爭階段,一些企業或許在個別點工具或者部分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短板卻是產品不夠全面,以任何一家之力都無法覆蓋整個EDA產業鏈。難以提供全流程的產品正是國內EDA企業的主要問題。 針對這樣的狀況,芯華章科技產品和業務規劃總監楊曄認為:“國內產業在發展初期更應該注重倡導‘開放’,加強企業間的協同配合,目的是加強工具間的協同性,建設更完善的行業生態,提高芯片驗證效率。國內EDA企業在初期階段不應貪多求全,而是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長的一部分,共同建設開放共榮的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