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日本東芝公司周一(3月7日)表示,由于長期短缺依然存在,電子元件的供應挑戰不太可能在未來一年內得到緩解,而俄烏沖突的爆發也可能進一步加深持續了一年多的缺芯危機——烏克蘭是芯片制造材料氖氣的主要供應國。 “短缺的情況感覺絲毫沒有得到改善,”東芝設備部門負責人Hiroyuki Sato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預計,目前的供應緊張至少也將持續到明年3月! 烏克蘭是氖氣和氪氣等稀有氣體的主要供應國,這兩種稀有氣體都是半導體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元素。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烏克蘭約占全球氖氣產量的近70%。 盡管一些芯片制造商目前對這場沖突造成的影響輕描淡寫,但Sato表示,這顯然不是積極的信號。 東芝的設備部門生產電源調節芯片等看似不起眼但卻必不可少的電腦部件。該公司在去年9月份便發布了對供應鏈的警告,Sato表示,自那以來形勢和前景評估都沒有改善。Sato表示,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他指出,“金屬等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已經持續一年了,我們仍然無法預測這一趨勢何時會逆轉。我們必須、也將需要我們的客戶幫助分擔(成本)負擔,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承受全部的沖擊! 夏普公司上個月稱,在決定其最新的電子產品定價之前,該公司正在密切關注成本,而去年才剛剛上調了液晶顯示器價格的日本電腦周邊產品制造商I-O Data Device也表示,其很快將會對其聯網存儲產品采取同樣的漲價措施。 東芝公司上個月表示,該公司打算將擴大半導體產能的投資計劃從2023財年上半年提前到2022財年。但Sato指出,僅憑這一點不足以完全克服芯片短缺,如果需要,該公司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