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21世紀新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引起很多討論。科技革命是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統稱,指引發科技范式、人類的思想觀念、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轉變的科技變遷。新一輪科技革命,從科學角度看,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學革命”;從技術角度看,可能是一次 “創生和再生革命”;從產業角度看,可能是一次 “仿生和再生革命”;從文明角度看,可能是一次 “再生和永生革命”。 面對新的科技革命,如果我們毫無準備或行為不力,就有可能延緩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而積極應對這次科技革命,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 我國是科技大國,但不是科技強國,由公民的科技素養略見一斑。據第18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 2010年全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3.27%,僅相當于日本 (1991年3%)、加拿大 (1989年 4%)和歐盟 (1992年5%)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20世紀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水平。 “科學是國力的靈魂,也是社會發展的標志”。科學素養不高,必然帶來一系列問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竟然相信吃綠豆、生吃茄子可以治百病,用泥鰍可以治癌癥,導致盲目求醫,花錢看不了病;有的人不能分辨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對膨大劑、塑化劑、瘦肉精等危害身體還茫然不知;有的人缺乏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導致創新水平下降,創新能力不足。事實充分說明,許多荒謬和無知,都緣于科學知識的匱乏。 國家的振興,民族的復興,離不開科學素養的提升。科學素養低的國家和民族,在這個信息社會、創新時代,以及科技革命主導公眾生活的當下,必然會走下坡路。我國公民科學素養低,除了公眾學科學的熱情不足外,也有科普教育落后和科學知識傳播不夠的問題。 如今,如何提高公眾的科技素養,事關公民的生活質量和創新品質,更關乎一個國家的科學發展和創新發展,應引起社會足夠認真的思考。如果我們不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用科學理念、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來武裝公民的頭腦,而繼續沿襲陳舊的形式進行科普教育,其效果是有限的。 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是一個大問題,科學工作者包括全體公民都有很多工作可做。首先,個人應學習儲備一些基本的科學常識。這樣既能更好地與專家的專業講解 “對接”,也有助于自己做出正確判斷,不致于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另外,可以依托互聯網進行科普教育。據調查,我國有三成公民是通過網絡獲得科技信息的,這比5年前提高了近20%。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載體傳播科學知識,就是很好的手段。還有,在科學知識宣傳的文體上,應盡量活潑些、時尚些,下大力摒棄那種 “科研式”或學術論文樣的文體,讓公眾更易接受。這樣,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公民的科學素養提高了,面對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才能大有作為。 《解放日報》 另: 評論:要改良“洋教授造假”的學術土壤 在各類科研基金申請中,應取消功利的“身份”要求,給每個學者平等的競爭空間。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洋教授柯斯基被一些學者和網民質疑以虛假學術身份招搖撞騙拿課題。其專業技術職稱是“副教授”,根本不是他自己聲稱的“教授”,更不是什么“終身首席教授”。 對此,一些人不理解:在信息時代,一個人的學術經歷和學術頭銜是不難查證的,為何洋教授弄一個“假身份”,卻可招搖過市呢? 誠然,如果大學和學術機構要招聘一個貨真價實的人才,要弄明白對方的學術身份是不難,問題就在于有些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動機,或不是招聘真人才,而是要一個“身份”。為了引進海外所謂的“頂尖人才”,有的學校主動參與造假,對海外人才的身份審核不嚴,甚至主動幫其抬高“身份”,以此各取所需——海外人才獲得不菲的待遇,各種榮譽;學校獲得政績。 新華社的報道中提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之前曾進行過一次回應,稱“可能是撰稿人將 tenured(終身教職)與endowed chair professor(講席教授)結合在一起翻譯而成的,不太嚴謹”,由此可見,該校并非不知道其身份,很可能是故意“不嚴謹”混淆身份。 “學術身份”造假,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學術不端。其具體操作是,虛構海外學術經歷和學術頭銜,應聘國內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學術職位,或者申請國內科研基金,入選科研或人才計劃。 這種現象有學者個體和當事機構的因素,但根源卻在于目前的學術管理和評價體系——在大學和科研機構中,有多少有“身份”的人才,是評價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指標;國內的科研基金、各類政府人才計劃,普遍很在乎申請者的“學術身份”。在這多種因素的“鼓勵”下,學者“身份造假”也就屢見不鮮。 要治理這種現象,首先,在各類科研基金申請中,應該取消過于功利的“身份”要求,給每個學者平等的競爭、發展空間。其次,建立學術同行評價體系,完全用學術標準評價人才,而非由大學與學術機構的行政主導評價。 我國去年6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已指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以崗位職責要求為基礎,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 由此可見,國家已意識到學術行政化管理對學術環境的危害,為此,有必要盡快讓《綱要》確定的改革與發展思路落地,只有改革學術管理和評價體系,讓學術標準回歸,才能恢復健康的學術生態,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各種層出不窮的“身份造假”。 □熊丙奇(學者)《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