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繼推出自有品牌之后,不滿足于小米生態鏈的華米仍在求新求變。 2018年、2019年,華米相繼發布了其自研的可穿戴設備芯片——黃山1號與黃山2號。在近期Next Beat 2021大會上,華米再次發布同系列新一代芯片——黃山2S。 與此前的黃山系列相同,黃山2S同樣采用雙核RISC-V架構。據華米方面介紹,其大核集成了FPU,支持浮點運算,運算效能較黃山2號提高18%;小核運行功耗較黃山2號降低56%,休眠功耗降低93%,可24小時處理相關傳感器。黃山2S還集成了一顆2.5DGPU,圖像處理效率較黃山2號提升67%。此外,該芯片所搭載的卷積神經網絡加速處理單元,可以加速識別疾病類型,其識別房顫的速度是純軟件計算的26倍。 在大會上,華米聯合創始人趙亞軍介紹道,黃山2S芯片已于今年三月份流片完成,并將應用于第三代Amazfit智能手表中。 與大多數指令集相比,RISC-V架構具備開源、架構簡單、便于移植相關系統的特點。連續三代芯片均采用RISC-V架構,體現出華米構建生態的野心。與這一野心相照應,此次大會上,華米還發布了同為自研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統Zepp OS。 與黃山芯片系列類似,輕盈、低功耗、開放成為Zepp OS的特點。據華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全球創新中心輪值總裁范美輝介紹,Zepp OS系統包僅55MB,約為蘋果watch OS的1/28,在確保系統輕盈、提升續航能力的同時,Zepp OS系統也保持了操作流暢,內部多數界面幀率可超過60fps。 同時,Zepp OS上還配置有手表JS小程序框架——Zeus Mini-Program Framework,方便開發者以較低門檻開發手表小程序,后續還將開放同樣易用的圖形化開發環境用于表盤設計等。 健康定位成關鍵 回顧過去華米發布的可穿戴設備與算法,健康與運動成為其主打的產品特性。在華為、小米等背靠手機智能終端的可穿戴設備廠商的競爭中,這一點也被華米視作用戶體驗方面的競爭發力點。 硬件層面,除運動手環、手表之外,華米還曾推出跑步機、跑步鞋等相關周邊產品,實時監測用戶的健康數據。算法層面,華米此前也曾推出其自研的運動引擎、個人健康評估系統、心率引擎、血氧引擎、睡眠引擎。 此次大會上,健康也成為關鍵詞。除黃山2S與Zepp OS之外,華米還發布了自研的PumpBeats血壓監測引擎。據華米科技算法技術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汪孔橋所說,該引擎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實驗,包含27例高血壓病例,共分析了354條數據,預計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面世。 硬件層面,華米向外展示了其投資團隊在便攜式MRI技術上的階段研發成果。與傳統核磁共振設備相比,高度僅1.5米、重量小于0.8噸的便攜式MRI設備繼續秉持了與可穿戴設備類似的輕盈特點。據了解,這一樣機為華米所投資的中國獨立團隊所研發,成本為一百萬元左右。 回顧華米近幾年的對外投資,除芯片向的RISC-V商業處理器IP供應商SiFive、芯片公司諾領科技、GreenWaves Technologies之外,以Hyperfine和Promaxo為代表的醫療健康領域、以多運動傳感器公司Zepp、阿迪達斯集團旗下Physical Enterprises Inc (PEI)為代表的運動領域也成為華米關注的投資重點。 對于可穿戴設備起家的華米而言,通過健康與運動來提升產品力的邏輯很好理解。但隨著功能的迭代與監測范圍的擴大,當智能設備逐漸向醫療器械方向靠近,就必然需要面臨監管難題。 對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的監管是一個方面。其次,《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規定,如果醫療器械的設計、原材料、生產工藝、適用范圍、使用方法等發生足以影響安全有效性的實質性變化,注冊人應當向原注冊部門申請辦理變更注冊手續。 這對于更新換代頻率極高的可穿戴設備而言,無疑是一大限制。在專訪中,華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黃汪也表示,關于醫療方面的醫療器械準入的法律法規還沒有與技術的發展完成適配。出于這一考慮,華米只能制作專門的型號以搭配心率不齊、房顫的監測功能。 “去小米化”與開放戰略 自華米推出自有品牌,華米“去小米化”的市場觀點便頻繁出現。從財報數據來看,小米生態產品在華米的總營收內占比也確實呈現下降趨勢。 2021年一季度華米財報顯示,受季節因素和小米手環迭代過渡期的影響,小米生態產品出貨量同比減少34.3%,而自主品牌出貨量則提高111.1%。 但這一產品結構的調整并未讓華米在營收數據層面加分。2021年第一季度華米總營收11.47億元,去年同期營收為10.88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5.4%,為公開財報數據的最低點。一季度毛利率為22.5%,與2020年保持同一水平;經調整后一季度仍虧損2900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550萬元。 在專訪中,黃汪告訴界面新聞,與提高凈利潤相比,將費用投入研發對現階段的華米意義更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毛利的前提下。在毛利潤持平的情況下,相較于去年,華米2021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與營銷費用確實有大幅增長。一季度財報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8.7%,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增長65.5%,這也是拉低華米凈利潤的一大原因。 而小米生態鏈一貫的性價比原則決定了毛利率必然存在上限。這一限制與華米“保持高毛利以支持研發”的戰略存在著矛盾。這或許也是華米著力自有品牌、加大可穿戴設備之外的系列產品研發的原因。 除建設自有品牌之外,通過開放軟硬件能力以搭建生態是華米的又一著力點。 1月5日,華米科技宣布以9.5968億元人民幣現金對價收購億通科技29.99%的已發行股份,黃汪成為億通科技實控人。此次大會上,黃汪則透露,華米已將自研芯片與操作系統授權給億通科技,億通科技將基于此做更多IOT領域的嘗試。 這一開放并非面向所有第三方競爭對手。黃汪告訴界面新聞,軟硬件的開放將面向如智能門鎖等相對簡單的應用場景。華米希望以此構建生態,當門鎖與華米設備使用同一個操作系統、藍牙聯通甚至云端聯通時,生態自然而然就會建立。 黃汪強調,“可能這是一個很漫長的目標,但從長期來看這就是我們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