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中國臺灣疫情持續加劇,臺積電也不幸中招,全球愈演愈烈的芯片荒,又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當地媒體報道,5月22日臺積電一名工程師確診新冠。對此,臺積電表示,該名員工已入院進行妥善診治,目前癥狀輕微,已針對該員工作場域及公共區域加強消毒,此事件不影響公司營運。 除了臺積電,臺灣半導體行業還有三家公司確診,包括內存廠商宇瞻、南亞科及臺積電旗下的代工廠世界先進,均有1名員工確診。 5月上旬以來,中國臺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陡然升溫。據海外網綜合臺灣“東森新聞云”等臺媒消息,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公布,臺灣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90例,其中本土病例287例,已連續9天新增確診超百例。 猛然升溫的疫情已經引發臺灣資本市場劇烈動蕩,隨著疫情蔓延波及至半導體行業,再加上持續未有緩解的旱情影響,有不少分析師擔憂目前全球電子行業遭遇的芯片危機恐將雪上加霜。 疫情旱情雙重打擊! 去年底開始浮現的全球芯片短缺問題,令從汽車到電腦游戲等多個行業陷入困境。 目前,中國臺灣是全球半導體的主要供應來源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7nm/5nm主產地的臺積電,目前在全球芯片代工業務中的份額達到56%,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和高通。 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Tony Phoo認為,若臺灣新冠病例持續增加、疫情向晶圓廠密集的臺北以南擴散,大量工廠勢必受影響關閉,影響產能,可能造成全球半導體供給不足問題更加惡化。 據參考消息援引彭博報道稱,如果新增病例居高不下,臺灣地區可能被迫實施全面封鎖,從零售到臺灣地區經濟嚴重依賴的出口都將遭受嚴重打擊。報道還指出,臺灣地區是全球計算機芯片主要供應地,包括臺積電以及正處于芯片短缺困境中的汽車行業的關鍵供應商都在這里。 除此之外,由干旱導致的停電讓臺灣芯片行業的形勢變得更加復雜。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受干旱影響,今年4月開始,苗栗、臺中及彰化等縣市實施供五天、停兩天的限水措施。 干旱天氣導致水電站只能以限制能力發電,使全臺主要城市,包括全球最大計算機芯片企業經營所在地都遭遇停電困擾。據上述彭博報道,臺灣地區當前及近期經濟都將受創,疫情將給經濟增長留下傷痕。即便一次短時間停電也會降低生產線速度,因此芯片短缺壓力將更加嚴重。 據央視新聞,現在醫學界也普遍認為臺灣有兩點相當令人憂慮。第一就是它全島2300多萬民眾,現在的疫苗接種率不到1%。第二就是普篩,因為當局一直認為如果盲目的普篩,其實對于防御并不是很有利。 臺灣半導體優勢面臨威脅 此次芯片危機或將削弱臺灣在全球芯片行業的主導地位。 去年以來芯片短缺導致的各行業生產中斷使得各國政府意識到了芯片作為“新時代石油”的重要性。目前各國都在加大在芯片行業的投資,從長期來看,這些投資可能會削弱臺灣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優勢。 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我們已經過于依賴中國臺灣和韓國,這是關鍵,我們需要一個更平衡的全球供應鏈。” 巴克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芯片制造商正在擴大投資。3月份北美半導體設備賬單總額為32.7億美元,同比增長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