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產射頻芯片增長生猛,已跑出一支可面向全球市場供貨手機射頻前端的生力軍。 5G單機用量翻翻,射頻前端芯片爆單 射頻芯片供應鏈的主要采購商為上游的手機整機廠和基站設備商,主要是包括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索尼等手機廠商,以及華為、愛立信、思科等設備廠商。 在終端需求上,2G時代手機頻段數是4個;3G時代手機頻段數上升到6個;然而到了4G時代,千元機頻段數就達到了8-20個,旗艦機頻段數在17-30個,需要20-40個濾波器,10個開關;而到了5G手機,頻段數將達到50個,需要80個濾波器和15個開關。相比于4G,5G對于射頻濾波器和開關的需求實現了翻倍。 通訊基站同樣是射頻芯片需求量很大的一個領域。以4G宏基站為例,主要采用4T4R方案,對應的射頻PA需求量為12個,而5G基站以64T64R大規模天線陣列為主,對應的PA需求量高達192。目前5G基站PA的數量將增加16倍,主流產品是GaN射頻PA,成本一直處于高位。 射頻芯片最大的壁壘是5G智能手機需要兼容2G/3G/4G頻段,占用面積大,要將整個射頻系統實現高度集成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多年射頻行業累積,比如高通收購360RF(TDK射頻業務)后,采用CMOS工藝的3G PA曾風頭無兩,但是在4G和5G PA上,高通的CMOS工藝PA因為功耗太差被詬病至今。 蘋果出于成本考慮,調整了iPhone12的5G PA采購量由6個變成2個。對iPhone尚且如此,基帶和RF和5G專利費用和全球芯片產能受阻, 安卓陣營的5G手機要像4G手機一樣在大規模普及可以說短期內并不真實。 不過這也給中國廠商一個在射頻前端產業的突圍機會,因為最接近產業鏈,一旦技術上做到了know-how,再在成本和產能上可以做到的優勢,產品就有很大的競爭力。事實上目前供應鏈上,國產射頻芯片廠商的崛起速度非常驚人,本土射頻市場正在巨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