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強 隨身播放器的歷史是由日本的索尼來書寫的,30年前索尼發明了第一臺隨身磁帶機walkman TPS-L2,拉開了音樂便攜的序幕,25年前索尼推出了第一臺隨身CD機Diskman D-50,開始了音樂品質的追求,17年前索尼推出了第一臺隨身MD機Mini Diskman MZ-1,用其延續日漸衰弱的磁帶walkman。 ![]() 直到11年前韓國第一臺隨身MP3播放器MPman F10的出現,宣告了一個新媒體播放時代的開始,而7年前法國愛可視(Archos)第一臺隨身MP4掌上影院則正式拉開多媒體播放的序幕,這里的故事將從11年前開始。 MP3本身是一種音頻有損壓縮格式標準,對于音頻來說,CD是無壓縮的,因此CD本身的聲音是最好的,根據人的耳朵對于不同音域的敏感程度,MP3格式損失掉人耳感知不到或不敏感的音頻部分數據,從而在聽起來沒有太大區別的條件下,大幅度的縮小聲音數據,使得大量聲音隨身攜帶成為可能,也為MP3播放器后來取代walkman、CD、MD播放器奠定了基礎。隨著MP3播放器的普及,因為其主要功能用來播放MP3音樂,因此,人們也習慣簡稱MP3播放器為MP3。現在的MP3播放器播放的格式已經大為豐富,除MP3音樂以外,還有WMA、AAC、APE、FLAC等多種音樂格式。 隨著MP3中嵌入式處理器功能逐漸增強,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視頻功能的支持應運而生。MP4本身是一種視頻壓縮格式標準,即MPEG4。大家熟悉的VCD采用的是MPEG1視頻編解碼技術,DVD采用的是MPEG2技術,而MP3其實是MPEG1中 Layer3的音頻編解碼技術,而非通常認為的MPEG3技術。視頻方面,MPEG4提供了較MPEG2更高的圖像壓縮算法,使得同樣清晰度時,數據更小,從而能夠適合應用在便攜設備中。由于早期隨身視頻播放機是采用MPEG4視頻編解碼技術實現的,因此MP4就成為帶有視頻功能的多媒體播放器的簡稱。2005年開始,多媒體播放器市場進入到一個空前混戰的年代,品牌商家魚目混珠的市場炒作宣傳,凡是帶有視頻功能的播放器,無論播放格式是否為MPEG4,都堂而皇之的叫MP4。后來,行業內將2.0英寸屏以下的低端媒體播放器,視頻播放格式為非MPEG4的單一格式,簡稱為MP4,而將2.2/2.5英寸屏幕以上,播放格式符合MPEG4標準的播放器稱之為PMP。 注: PMP 個人或便攜式媒體播放器,是Portable/Private media player的縮寫。 MPEG “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移動影像專家組),該組織組建于1988年,目的是為傳送音頻和視頻制定標準。 2006-2007年短短的2年間,便攜式多媒體市場擁有16顆之多的主控芯片參與競爭,一時間硝煙四起,品牌橫生。伴隨品牌商概念炒作的不斷升級,國人的聰明才智再一次體現。如果說國外的一堆專家歷盡艱辛的研究出MPEG4視頻編解碼標準,中國的商家單靠嘴巴,就搞出了下一代標準“MP5”,更有甚者將MP5逆向思維,稱為“MPEG5”,作為下一代視頻編解碼標準,而驚嘆于消費者卻完全接受了這種概念,而信以為真。MP5的概念實為愛國者首創,主要靠愛國者深圳研究院,采用Freescale 的IMX31多媒體處理器芯片最先支持流行的RMVB網絡視頻格式的播放,故稱其播放器為MP5。該款設計最終因極低的性價比而無法流通。 隨著多媒體視頻的復合型功能競賽的一路狂奔,多媒體市場開始朝著兩個極端發展,一方面功能凈化為純一功能的音頻播放,另一方面功能不斷復合,視頻性能不斷增強,解碼分辨率從QVGA 320X240到VGA 640X480到800X600到720p到1080p的高清播放,屏幕尺寸從2.5英寸(QVGA)到3英寸到4.3英寸(800X480),視頻格式從原來的AVI結構的DIVX,XVID,ASF,WMV等到網絡視頻RMVB的直接支持。基于PMP主體功能,又演變出GPS(PMP+導航),數碼相框(PMP+圖片增強),移動電視(PMP+數字電視),多媒體手機(PMP+手機),PSP(PMP+游戲),學習機(PMP+詞典教材)等不同領域的強化。PMP以音視頻為核心,正一路向掌上娛樂通訊設備挺進。 隨著歲月變遷,當她從一個產品進化到一個玩藝,MP3可以說完美地演繹了一個不老傳說,而且煥發出越來越美麗的容顏。MP3的國籍有人說是韓國,有人說是美國,其實她是一個標準的混血兒。1990年她的生父德國佛朗赫弗研究所開發出了MP3音頻標準格式,1997年美國誕生了第一個MP3播放軟件Winamp,1998年她的母親韓國企業Saehan研發出了第一臺MP3播放器MPman F10,其養母則是1998年底推出了Rio300的美國公司Diamond(帝盟),并在法律上成功的瓦解了唱片出版商的聯合**,使MP3播放器成為合法的公民,直到2004-2005年,最后使MP3成為當紅明星的最成功經紀人則是中國公司珠海炬力,并成功引爆了此后MP4的山寨模式。如今,浮華過去,MP3又重新回歸精致和音質的追求,蛻變成一個絕美的時尚飾品。 ![]() ![]() 關于第一臺視頻隨身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PMP,到底是誰發明的?說的最多的人是2004年法國的愛可視(ARCHOS),說著說著就真的成為了第一了。其實,早在1995年,當然是在日本,就有了視頻隨身看。鑒于音視頻設備的復雜性,市場宣傳在這方戰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視頻主導的播放器在短短的5年中,音頻、視頻、圖片、電子書、游戲、學習等功能在不斷競賽升級。其中圍繞視頻,從第一代的依靠附送轉換軟件轉碼播放的單一非規格式,到兼容AVI(DIVX,XVID), ASF, WMV, FLV,RMVB等全部視頻格式,到支持高清分辨率的RMVB,姑且不論其中到底有多少原創新技術含量可言,就是在這方戰場,本土芯片,本土方案設計,本土山寨加工,本土品牌確實演繹著PMP市場的最新時尚,仿佛所有的技術才能,在這里一并得到宣泄,使得國外品牌“望塵莫及”。 ![]() ![]() 蘋果 的 Ipod touch 在國產品牌一味的追高視頻賣點,新款頻出不窮的同期,國外品牌再次給中國數碼上了深刻的一課――品牌營銷。索尼的PSP系列,自始至終只有一款機型的不同系列,而不同系列也源于不停的遭受到黑客**,導致PSP隨意的可以運行盜版游戲。通過不斷的硬件加密升級,如今PSP已經較難**,最終維護了所以游戲的利潤來源。 作為品牌,索尼PSP的硬件本身并不賺錢。索尼公司依靠發行其上運行的高質量的游戲賺得巨額收益,而這些游戲也并非全部為索尼公司研發,而是授權給幾家大的游戲制作公司自發制作后統一有索尼來進行發售。因此,每一臺PSP成為了索尼公司持續運行的印鈔機。而作為品牌的群動效應,PSP的銷售商主要的利潤空間也并非來源于機器銷售,而是來源于由PSP本身帶動的如屏幕保護膜、保護外殼、配套耳機、sony記憶棒、外置音響、配套高容量電池等一系列的周邊配件。 ![]() 作為品牌,蘋果將多媒體播放器重新回歸了音樂本質。聊聊數款機型,每一款都堪稱經典設計,同時保證了系列機接口的高度統一。作為品牌的典范,蘋果帶給我們的思考遠非產品本身。首先,蘋果從產品本身的品牌營銷中獲得了巨大的銷售利潤;其次,蘋果發起的 Itune 網上音樂商城,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正版唱片銷售商;最后,蘋果高度統一的接口,引發的周邊配件產業群,更將其推至眾星之首。 Itune 網上音樂商城,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正版唱片銷售商;最后,蘋果高度統一的接口,引發的周邊配件產業群,更將其推至眾星之首。 ![]() ----------------- 編者后語 針對當下火熱的PAD,我習慣性的開玩笑稱其為大號PMP,其實就是早先的MID,感謝蘋果將其從封印中拉出來。 但是嚴肅一點講,PAD的生產已經進入了電腦級別,雖然從事其生產的這幫工廠,就是此前MP4、PMP、GPS的山寨工廠,如果這幫家伙還遵從這MP4的物料替換原則,那PAD上面就要引發更嚴重的質量問題。 因此,我將PAD單獨分出一章平板電腦專門講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