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關心中國制造業的人都會問如題所示的問題:中國制造的不足,究竟在哪里?對于這個糾結于國人心中的問題,主流專家和媒體認為: 1.創新不足 中國制造企業創新不足,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長期的山寨使得中國制造業長久以來缺乏核心技術,因此必須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正因沒錢搞研發才山寨,專家建議沒有幫助)。 2.質量低劣 中國制造企業應該增強品質意識,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并且增加設備投入以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現在的產品性價比最高,價格上去了銷量就下來了)。 3.效率低下 中國制造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因此必須采取機器換人戰略,用機器人代替工人進行簡單重復勞動(現階段用工最多的是組裝環節,但是機器人無法勝任)。 4.產業低端 據羿戓信息所了解,中國制造業大都在產業鏈低端,從事低附加值生產,因此需要大力發展高新產業,進軍高端市場,淘汰落后產能和落后產業(日本,法國,西班牙甚至瑞士都保留了大量傳統手工業,但是附加值極高)。 里程碑:eCD標準型達到4位數。 eCD基礎型:5172 eCD標準型:1052 注: eCD共4個等級,基礎型、標準型、系統型、生態型。 上述對于中國制造業現狀的評判雖并無明顯漏洞,但是這些觀點并不能幫助制造企業轉型升級,企業需要更多可操作性強的方法論來指導其轉型。 首先我們需要摘掉有色眼鏡,客觀地評價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1.中國制造基本上處于世界前列,但各行業發展不均衡 這看似是個討巧諂媚的說法,但是如果客觀地評價中國制造發展現狀,我們會發現中國制造業平均發展水平僅落后于美國,西歐和日本,基本上與東歐和韓國接近。 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發展極不平衡:國家戰略相關產業領先,民生相關行業落后。例如,航天工業與西歐相當,而汽車工業發展水平甚至可能不如印度。造成這個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國后的先軍政策,此處不展開論述。 2.中國制造企業量產經驗豐富,但過度依賴批量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商具備超強的大規模生產組織能力,品質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中國優秀的民營制造企業可以迅速地把產品設計方案轉化為生產方案,其試制,投產,量產速度世界第一。 中國制造業是伴隨著全球經濟上升周期和本土消費擴張而崛起的,因此在過去的30年里,對于中國制造企業而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中低端產品的市場容量幾乎是無限的。現在的企業家普遍坦言當時賺錢容易,只要有技術,有訂單,有設備,做出產品就能賣錢。這也使得制造商長久以來形成了薄利多銷的商業哲學,認為只要有規模,管理嚴格,把成本降至最低就可以獨步天下。這個模式在過去的30年的確成就了一批優秀的制造企業,如海爾,格力,富士康等。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廝殺出來的中國制造業具有一個鮮明的特征,那就是當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可以野蠻生長,快速占領市場,并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當經濟下行,訂單減少時企業就會面臨極大的困境,就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而轟然倒塌。 3.工程建造經營豐富,但過度政府導向 過去40年的經濟增長政府起到了很大的主導作用,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還有許多重大攻關項目,這些基建項目和國家項目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一批相關的工業企業,特別是建造類企業,如高鐵,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許多優秀的企業積累了復雜系統設計能力和復雜工程的項目管理能力,即便在世界范圍,具備這種能力的企業也沒有幾家,而且發達國家政府也沒有能力去投資和實施復雜的系統工程項目。副作用就是導致政府過度熱衷于引導市場,而企業把精力過度集中在政府項目,而忽略了市場訴求。 所以,當政府呼吁企業搞智能制造,機器人,互聯網+的時候,企業老總紛紛響應,甚至不惜代價。因為太多企業習慣了跟黨走,聽黨的話,不惜赴湯蹈火,為國接盤,熱衷于賺國家的錢,認為國家會買單。相比市場,更多老板更相信政策。 由于中國制造業良莠不齊,實際上現在面臨最大困境的是那些從事中低端制造的企業。這些企業通常缺乏技術和產品戰略,缺乏資金,在轉型問題上陷入迷茫。那么這些低端制造的癥結究竟在哪里? 1.質量:質量達標,品級不高 通常中國制造給人質量低劣的印象,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一般情況下,中國產品的品質是達標的,但是品級不高。中國企業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制造出質量還過得去的產品,但是無法生產出性能更強,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中國人可以用幾萬塊錢造出質量還過得去的車,但是如果讓它造一輛頂級跑車,中國企業是茫然不知所措的,連錢往哪花都不知道。 所以,企業在產品升級時應注意功能的提升,而不只是價格或性價比。 2.技術:中國企業有技術,但缺乏技術運用的想象力 很多人詬病中國企業不重視技術投入,沒有核心技術,所以產品缺乏競爭力。實際上中國制造企業已經積累了不少工藝經驗和技術,但是無法靈活運用現有技術創造出高價值量的產品。 實際上,絕大多數產品是不需要什么高科技的,但是需要對若干技術進行綜合運用,即在技術平臺上開發不同產品。通用型機電產品和民用產品都屬于這個范疇,所以對于大多數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的第一步就是梳理現有技術,并合理構建技術平臺,確立技術發展路線,最后制定合理的產品戰略。而不是一味地通過海外并購或技術引進獲得所謂的核心技術。 3.產品:種類單一,柔性不足 中國制造企業擅長大批大量的生產模式,當達到一定產量后,生產效率,品質穩定性,生產成本控制以及生產系統各方面的協調都達到最佳狀態。但是,如果批量小,企業或者做不了或者報價極高,原因是企業缺乏柔性的制造系統。 好幾年前,我在天津急需20多根DIN標地腳螺栓,找遍當地五金市場就是沒有,所有的廠家都說1萬根起訂。我當時十分詫異,那么多做螺栓的企業竟然沒有一個有車床的。而在國內,很多航空和高鐵上使用的非標緊固件的確價格極高,這恰恰反映出我國制造業柔性不足,無法應對市場變化的現狀。 對于中小型制造企業而言,增加企業生產柔性是代價最小,風險最小,見效最快的升級策略。 4.設備:缺乏輔助工具和專用設備 中國企業買設備還僅停留在標準機采購范疇,欠缺對設備和工具的靈活運用能力,而這個缺陷實際上是由于生產工藝的欠缺所導致的。在發達國家的制造企業中,工裝夾具等輔助工具大都是企業自己設計開發的,或是外包給專業的工程技術咨詢和設計公司,而好的輔助設備可以極大發揮設備的性能。所有優秀的制造企業都是工具和設備設計專家。 歐洲制造企業通常會在公司內部測試一些新的生產工藝,為了實現工藝要求,企業內部鉗工會自制一些輔助工具,再在通用型設備上對新工藝進行測試并改進整個生產工序。一旦工藝定型,制造企業就會要求設備供應商或自動化集成商根據自己的工藝要求和工裝夾具尺寸設計專用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 工藝改進,工裝設計,設備開發是制造企業技術升級永遠正確的途徑。這個策略特別適合零部件供應商,因為這類企業面向專業客戶,經常需要解決特殊的技術難題。產品相對簡單,生產系統復雜性較低。中國大部分代工廠就是這種類型企業,非常適合走工藝設備升級路線實現轉型。 總之,中國企業在轉型升級時切勿盲目跟風,切勿投入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業,一定要根據自身技術水平,市場定位和產品策略,整合企業資源選擇合適的轉型升級之路,更重要的是,在制定轉型戰略的時候至少要保證分析邏輯正確,數據準確,在定量化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拍腦門式的指點江山,當機立斷在氣勢上雖然很拉風,能夠顯示企業家的領袖風范,但是當今的制造業商業環境是個復雜的體系,缺乏量化分析的任何決策都是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