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性能如何測試? 隨著鋰電池在移動通訊和電子電器等領域的廣泛運用,電池安全、廢舊電池的環境污染、電池再循環利用的穩定性事故也頻頻爆光。對于很多電子生產企業、電池利舊使用和電池的研究者來說進行電池檢測成為一項日常的工作,進行該項工作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所以通過標準體系的電池性能檢測是解決電池穩定性、安全性、可利舊使用性評估的重要途徑。不僅如此,電池檢測還可以: 一、堅持綠色環保的循環理念 通過電池檢測可以將余電進行多次的循環利用,再經過一系列的完善工作可以使得電磁重獲新生。電池檢測是現代綠色生產理念所倡導的工作,是整個產業鏈的需要。 二、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售后保障 定時對電子設備中的電池進行檢測也能第一時間排除安全隱患,似的使用者更好的享受電池售后的維修與測試。 三、減少電池購買成本,節約費用 通過電池檢測可以使使用者對電池利舊性能進行評估,關注電池的容量飽和度及使用度進而降低電池的購買成本。經過檢測之后能夠明確發現電池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及時的解決方案,這為大數量的使用者節約了費用。 傳統的電池測試方法單一,導致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由于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導致測試結果往往出現差強人意的結果比較多。 現階段測試過程中主要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人工測試不穩定 目前采用人工手動數據記錄的方式,往往錯記數據就需要重新測試,而且對測試的數據沒有追溯管理的方式。 2)數據不直觀 電池多維度的測試數據不夠直觀,因此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3)安全性 測試往往持續時間較長,測試人員不可能全程測試監督,在發生測試故障的時候不能夠及時響應,從而導致設備或者測試產品的損壞。 通過NSAT-9000-17 電池充放電自動測試系統對單體電池(鉛酸、鎳氫、鋰電池等)的的電壓、內阻、溫度等參數的實時采集,實現直流內阻、SOH、轉換效率、循環壽命等二次分析,實現系統對單體電池的過壓、欠壓、過流、超溫保護的均衡充放電測試,方便用戶對電池性能進行評估。 ![]() 本系統的設計,應以“先進性、兼容性、擴展性、規范性、易操作性、安全性”為基本原則。以以下幾個電池性能分析為例: 充放電能量:在對電池進行充放電測試的過程中,將電池的功率在時間上進行積分,計算得到充放電的能量; 電池轉換效率: a. 首先將電池在室溫下進行1C充電至規定截止充電電壓; b. 靜置30min; c. 將電池以1C放電至放電截止電壓; d. 靜置30min; e. 重復a-d步驟5次; f. 若循環中連續兩次的放電容量變化不高于額定容量的3%,則進行1次a-d步驟,最終通充電容量C1/能量E1和放電容量C2/能量E2計算電池的充電效率η; g. 容量效率ηc = C2 /C1*100%; h. 能量效率ηe = E2 /E1*100%; 電池直流電阻: a. 以0.2C將電池充電至截止充電電壓; b. 靜置30min; c. 以0.2C將電池進行放電,測量電池兩端電壓U1; d. 以1C將電池進行放電,測量電池兩端電壓U2; e. 直流電阻Rdc = (U1-U2)/(I2-I1); SOH測試: a. 以1C將電池充電至截止充電電壓; b. 靜置30min; c. 以1C將電池進行放電,放電截止電壓,計算放電量Caged; d. 根據電池額定容量Crated計算SOH,SOH = Caged /Crated *100%。 本系統軟件由硬件連接、參數設置、運行測試、數據保存四大模塊功能組成: 硬件連接:通過本模塊實現系統與前端溫箱、直流電壓電流發生器、直流電源、多路切換、計數器開關建立數據通訊; 參數設置:通過本模塊實現輸入、輸出電壓、電流的參數設置,測試過程步驟設置,以及報警電壓、電流的閾值; 運行測試:對被設置好的參數和工步進行執行,進行測試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實時顯示,在測試過程中根據設置好的報警閾值進行判斷,一旦超出閾值范圍,進行電路切斷,保護電路板。 數據保存:通過本模塊實現實驗過程數據、故障數據的保存,方便測試人員查詢。 軟件使用流程如圖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