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州儀器 是100BASE-T1、1000BASE-T、100BASE-TX、10BASE-T還是10BASE-Te?對于那些不太精通以太網物理層(PHY)術語的人來說,評估各種類型的術語是非常難的。這些數字、符號和縮寫指的是什么?什么是介質獨立接口(MII)?汽車物理層和工業物理層的區別在哪?如何為網絡協議攝像頭、車聯網控制單元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選擇物理層?所有的物理層都滿足各種現場總線要求嗎? 在技術文章系列“簡化您的以太網設計”的第1部分中,我們將介紹以太網物理層基礎知識,幫助您選擇合適的終端應用物理層。我們還將提供TI物理層選擇流程圖,幫助您簡化物理層選擇過程。 什么是以太網物理層? 實際上,基礎以太網物理層非常簡單:如圖1所示,它是一種物理層收發器(發射器和接收器),能將一個設備物理地連接到另一個設備。這種物理連接可以是銅線(例如CAT5電纜——一種家庭使用的藍色插線電纜)或光纖電纜。 ![]() 圖1:以太網系統框圖 互聯網的初始概念是一個能夠快速、可靠、安全地將數據從一所大學交換到另一所大學的網絡,從而造成了以太網的誕生。隨后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在(IEEE)在以太網的基礎上進行擴展,采用新的速度(數據速率)、物理介質(電纜材料)和物理層功能,使以太網的擴展遠遠超出計算機網絡。 Ethernet物理層有哪些功能? Ethernet物理層有兩大主要功能。 首先,物理層(PHY)具有直接與設備的介質訪問控制器(MAC)連接的數字域,如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微控制器(MCU)或中央處理器(CPU)。PHY將在不同程度上具有MII、4位寬的數據總線,在發送和接收方向上具有控制線和時鐘線。MII形式多樣,具體取決于MAC和PHY的速度,并且會有不同引腳計數。表1顯示了最常見的MII,并提供了在選擇時中要考慮的利弊的摘要。
其次,PHY有一個介質獨立接口(MDI),它通過物理介質將一個設備(同樣,一個FPGA、MCU或CPU)連接到另一個設備。這通常被稱為物理層的模擬域,因為它是一個連續時變信號。 基于MDI,為您的系統選擇合適的以太網物理層 現在我們已經介紹了物理層的功能,讓我們應用這些知識來為您的系統找到合適的物理層。大多數集成電路制造商規定其物理層具有以下規范和特性: • 數據速率(10 Mbps、100 Mbps、1 Gbps) • 接口支持(MII、RMII、GMII、RGMII、SGMII) • 介質支持(BASE-T、BASE-Te、BASE-TX、BASE-T1) 有了這些信息,您可以從數據速率開始研究此列表,并將其與終端應用所需的數據速率相匹配。接下來,確定應用通常使用的標準。例如,自2015年以來,汽車以太網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現在通常由半導體制造商提供。因此,介質標準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BASE-T1與BASE-T完全不同。 再舉一個例子,消費電子產品和大多數工業應用使用10BASE-Te、100BASE-TX和1000BASE-T,因為PC支持這些標準。如果您的應用程序是自動化的,那么支持BASE-T1的物理層是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此規則的例外是汽車車載診斷(OBD)端口,它通常使用BASE-T或BASE-TX接口來(再次)支持PC連接。表2概述了常見的MDI及其常見的系統。
表2:常用MDI比較表 大多數商業和工業物理層支持多種數據速率。這些物理層包括一種稱為自動協商的機制,這是物理層交換有關功能支持的信息的一種方式,使它們能夠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連接起來。 TI以太網物理層選擇流程圖 如果您已經準備好將您的以太網物理層知識付諸實踐,圖2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層選擇流程圖,它可以幫助您確定適合您的設計的TI設備。如要了解此流程圖中設備的更多信息,包括用于支持工業4.0應用的DP83826E低延遲以太網物理層和用于空間受限汽車應用的DP83TC811S-Q1100BASE-T1以太網物理層,請訪問我們的以太網物理層概述。 ![]() 圖2:TI以太網物理層選擇流程圖 敬請期待我們物理層選擇系列的第2部分,我們將探索物理層原理圖捕獲和布局的最佳實踐,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聲、發射和信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