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為中國制造業發展開啟新機遇,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初顯,推進人工智能與業務場景的融合將加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的落地應用。 據羿戓設計所了解,在微軟公司與中國美國商會近日聯合舉辦的"中國機遇,創新價值:智能制造論壇"上,微軟發布了與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合作完成的《解耦工業互聯,賦能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表達了上述觀點。 從中國到全球,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當今,面對由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和產品設計所引領的數字化轉型,制造業再次成為最積極探索和實踐技術落地應用的先鋒行業。白皮書稱,工業互聯網為中國制造業發展開啟了新機遇。工業互聯網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創新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加快以數據驅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進程,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化協同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中國連續發布了一系列促進先進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行動指南,中國制造業正在迎來數字化轉型的最佳機遇。 得益于此,由工業互聯網推動的智能制造創新有了良好開端:圍繞工業企業設備/產品管理、業務與運營優化、社會化資源協作等應用場景,工業互聯網創新已經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創造新價值等領域發揮出了積極的作用。如利用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蒂森克虜伯為2萬多名技術工人提供了混合現實的遠程技術支持,將電梯維修效率提升了4倍。 然而,中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仍顯不足。白皮書坦陳,對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意味著從企業戰略、企業文化、技術選型、人員技能到業務運營模式的全面革新,因此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仍面臨著很多困難,意愿不足、基礎不強、資金不夠、路徑不明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個主要問題。為此,不僅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自上而下擁抱創新、轉型的決心和意愿。 上述問題的解決之道則是,解耦工業互聯,以模塊化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白皮書認為,全球制造企業同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和挑戰,但不同市場、不同規模的企業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他們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刀切地照搬別人的經驗。解耦工業互聯就是要將一個龐大復雜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化整為零,轉變為不同的功能模塊、解決方案,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業務需要按需部署,以豐儉由人的方式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而推進人工智能與業務場景的融合將加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的落地應用。白皮書指出,人工智能將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動力。埃森哲預測,到2035年,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為全球制造業帶來高達3.7萬億美元的增長。將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需要通過解耦業務場景、獲取和處理數據、構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模型、重塑業務場景等四個步驟來實現企業業務需求和技術能力的相互結合。在這個進程中,制造業企業與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商及解決方案合作伙伴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了幫助制造業落實工業互聯網創新,助力企業駕馭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混合現實等技術,讓技術融入業務場景,真正實現智能制造,微軟與來自海內外的合作伙伴攜手,以微軟智能云平臺及服務為基礎,共同打造出了一系列技術領先、應用廣泛、安全可靠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