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羿戓制造所了解,9月19日,馬云在“2018杭州?云棲大會”全面闡釋對于新制造的思考。他表示,新制造很快會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帶來席卷性的威脅和席卷性的機會,所有的制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將遠遠超出想象,新制造為企業帶來新機遇。 馬云還特別提到最近升級的貿易戰。他認為,貿易戰不可能在兩個月、兩年內解決,可能會持續20年,但困難中會冒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才能應對挑戰,“新制造”正是企業面臨的新機遇。那些用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 馬云關于“新制造”核心觀點: 1.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2.新制造很快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帶來席卷性的威脅和席卷性的機會。 3.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大家的想象,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并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4.有人說實體制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制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業一定會消失。 5. 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6.未來,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當制造沒有國界,貿易變成人人參與的時候,不加速改革的企業,在未來10-15年會哭天喊地。 7.工業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數據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 8.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制造業靠電,未來的制造業靠數據,數據是制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 9.芯片是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10.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制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 馬云演講全文: 大家好!昨晚,我很榮幸與數學家進行交流,這兩個小時,聽懂的不多,但我無比感動,很后悔那時候沒有進入那個世界。 剛才公式,除了1+1=2、勾股定理之外,其他都沒聽懂,但我感覺未來無比美好。沒有數學為基礎,科學就沒有基礎,沒有科學就沒有應用,沒有那些技術。 阿里很榮幸為基礎科學做一些事情。數學有什么用?我認為,無用之用才是價值。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希望有價值,希望能夠馬上獲得效應。但是,沒有人類背后巨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美好的未來。 一、從新零售到新制造 云棲大會辦了九屆,今天因為場地限制,據說有12萬人來,是九年來參與人數最多。大家都是相信而來。第一次開會的時候只有三四百個工程師,在酒店里,沒什么可展覽,只是交流。今天我們看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優秀高科技黑科技云集,與別的不同,很多人來不是來賣東西,是來展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想。 我們因為相信而相信,相信而看見。這也是我們每年都來,希望一年一年不斷辦下去。 前年,我提出未來人類社會將會進入“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很多人不以為然,說這樣的詞一晚上能編出200多個。還說我新字用得不對,我知道不對,我個人覺得我是實在找不到對的詞,姑且稱之為新。 我們說的新零售實際上是重新定位零售。 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講講新制造。新制造很快對制造業帶來席卷性的威脅和機會。未來的10到15年,所有制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將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二、制造業不會消失 落后的制造業一定會消失 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是要創造未來;IT時代把人變成機器,DT要把機器變成人;IT時代是“依賴知識”,DT是“發揮人類的智慧”;IT時代是“以我為主”,DT是“利他為主”,要有平臺思想,enable others,讓別人做得更好,讓別人更強大。只有讓別人更加強大,才能變成平臺。IT是標準化、規;,DT要求獨特化、個性化、靈活性。 新制造是基于DT時代思想的制造業。未來10-15年,傳統制造業將會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環境下,技術變革大趨勢下,依靠傳統資源消耗性企業,必定會越來越難,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不擁抱新制造的企業,如同盲人開車。制造業要保持高度清醒,不能安于現狀,雖然有些制造業利用互聯網拓寬了自己的營銷,帶動了銷售額,但不代表具備擁有明天的能力。 不管你有沒有擁抱互聯網,都必須思考未來的制造業該如何走、怎么走。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是用好互聯網,一定是IoT,一定是云計算、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業企業,不好好用好這些新技術的企業都會失敗。不是制造業不行,是落后的制造業不行。 三、新制造會重新定義制造 新制造將會重新定義制造業,重新定義客戶、市場,重新定義供應鏈,重新定義所有的制造商、運營和服務,這是一場思想革命,更是技術革命。 定義新制造的標準是不是按需定制、是不是個性化,是不是智能化。你是不是知道客戶是誰,消耗生產里有沒有數據。工業時代,人類發明了流水線,可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數據時代,同樣可能是流水線,但這個流水線是個性化生產。工業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數據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過去,五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的衣服是能力;今后,要有五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衣服的能力。以前全城都以穿同樣的衣服為美,現在,每個姑娘都要穿得不一樣。 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數據,未來的制造業靠數據。數據是制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未來數據、計算指數、IoT、芯片、大數據、云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IoT現在才剛剛開始,今天的IoT很多還是賣硬件軟件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智聯網。我們有很多攝像頭,都已經聯網了,但沒有計算能力去處理,沒有人工智能,攝像頭只能用來罰款,這是對數據的浪費。 芯片是核心技術,而我們和發達國家確實有不少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彎道超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和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更快地發展。 驅動未來制造業的是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云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云計算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數據。過去,傳統制造業和電子商務互相看不上,未來一定要結合起來一起過日子。未來數據算法的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未來的工程師們是在車間里寫代碼。 四、新制造是“服務制造業” 新制造是服務制造業,未來沒有純的制造業,也沒有純的服務業。不能寄希望制造業創造就業,“通過制造業回歸就業”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未來的制造業不是創就業的大軍,未來的制造業可能都是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未來創造就業的主要力量是服務業。 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其魅力不是在制造本身,而是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和服務能力。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定是現代服務業成為主要的發動機。流水線的東西都是標準化的,可以被機器替代,但個性化、創造創新的東西是機器未必能替代的。 我們提出新零售,是告訴大家,零售可以這么做。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入制造業,而是幫助制造業企業進行改革和變革。新制造會從根本上顛覆價值創造模式。 以前制造是制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制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利,而消費者主導的時候,則是有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收益。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是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目前中國90%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沒連接,而是一個個獨立的載體,如果所有數據設備能打通、實現智能化,將會徹底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 最后,我想說,創新嚴防葉公好龍。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必須有新的生產關系。創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包容失敗、包容錯誤,而是要防止昨天落后的利益群體阻礙新的生產力。制造業一定會變革,而它們會成為破壞創新最重要的因素。 前幾天我去了幾趟淘寶造物節,今天年輕人的創意和創新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所以不是制造業不行,而是落后制造業不行;不是中國沒有創意,而是你沒有創新。不是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新制造的班車已經啟動,如果我們不擁抱未來,不擁抱變化,不改革自己,未來10-15年,大家會哭天搶地。 所以,我在這里呼吁在做所有的企業以及不在現場的企業,必須抓緊學習,抓緊改革。過去10年零售業面臨的巨大痛苦,很快會降臨到制造業。我們必須明白,國家不應該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而保護你,你是先進思想而保護你。 當然,我相信今天參加云棲大會的企業都是相信未來、擁抱未來的,否則我們不會花這么長的時間在這里參會,在這里認真聽講、學習和思考。我希望云棲大會將永遠保持分享精神,成為創新場所,成為一個套話、套路最少,最務實、最面向未來的大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