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對外交流的逐漸增多,少不了對外國朋友介紹一下中國的大學,自然也就免不了我們有多 少教授之類的話,每每這時都令外國同行驚訝不已,“你們的教授太多了,我們的教授太少了!”緊接著便會冒出一句話“你們的學校水平肯定很高啊!有那么多教 授!”外國朋友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按理說,教授越多,學校的水平越高。但事實上,我國教授越評越多,而大學的水平卻沒有多大的變化。甚至有的在原地踏步,有的在倒退。
為何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究其深層次原因,筆者認為國內教授評選的條件太低,不能體現出韋伯所描述的那種“資深”之寓意。在韋伯看來:“教授,是一種職業,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老師與研究員。”那么,國外的教授是如何體現出“資深”的呢?
美國大學教師一般分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三級。在大學里獲得的第一個學銜是助理教 授,然后在履行助理教授的六到八年時間里(一般為兩個聘期),學校會舉行一次全面的評審。這次評審對大學教師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它會決定一個教師能否在這 個大學長期執教。如果不能順利晉升到上一級職位或永久性職位,那就意味著必須卷鋪蓋走人。這就是美國大學著名的“非升即走”原則。如果通過艱苦的努力晉升 到副教授職位,也要求繼續出高水平的成果,否則也得“非升即走”,另謀出路。只有一路順利晉升到教授,這才算保住了“飯碗”,得以終身執教,不然任何時候 都有可能被淘汰。當然,美國評審教授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從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把發表的學術論文和出版的著作要送到全世界頂尖級專家的手中審 核,以判定是否具有創新性、是不是高水平。他們不相信所謂的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只承認國際學術界的評判。因此,在美國從進入大學開始工作到評上教授至少 需要十五六年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學校里面形成一種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競爭氛圍,保證在大學里面有一流的師資,從而培養出一流的學生。
人們通常把德國大學教師分為教授和初級學術人員(低于教授層次的學術人員)兩類,教授又 分為C2、C3、C4三個等級。在德國取得大學教授職位是一個極其漫長、艱辛而又顯殘酷的過程。大學授課資格是聘為大學教授的首要條件,它用來證明應聘者 在科學研究和大學教學上具有卓越的能力和發展前途。首先需提交一篇學術水平超過博士論文的獨創性作品是獲得授課資格的前提條件。取得大學授課資格后,進入 編外講師職位系列。編外講師沒有固定的薪水,只有通過授課得到課時費養活自己。編外講師是德國所特有的,也是德國一項重要的大學教師制度,這種從編外講師 到教授的制度安排,被稱為是歷練學術人才的最好方法,甚至被看作是德國大學發展的動力所在。因此,也只有那些能夠忍受長期寂寞、甘坐冷板凳且水平較高者才 有可能晉升為教授。另外,德國大學教授職位的任命權在州政府手里,教授是國家公務員,拿國家的薪俸,所以像工資這樣的事情需要找州政府談判,學校就不再過 問了。當然,德國大學教授數量是有限的,只有當教授職位空缺時,才會招聘,一般也是從校外招聘,以保證教授質量。一般來講,從博士畢業到晉升為教授,年齡 都要超過四十歲。因此,德國被稱為是世界上教授初次任職年齡最高的國家。
英國大學教師主要由教授、準教授、高級講師、講師以及其他一些教育研究工作者組成。高級 講師是從一般講師中選出的優秀者,只因教授職位有限而不能升格者就稱準教授。英國大學通常每個系的教授名額只有一兩個,教授的聘任是極其嚴肅的、嚴格的, 并不是業務水平高,研究的成果影響世界就能評上教授,就連大名鼎鼎的李約瑟先生,至死都是個高級講師,沒能成為教授!同樣,日本的大學教授也有數額限制, 每個專業教授職位只有很少的幾個,如果沒有人退下來,就不能往上補,自然大部分人是很難晉升到教授職位的。假使有幸能晉升到教授,也要每隔幾年接受一次 “業務審查”,以保證教授能夠積極上進,而不是評上教授就萬事大吉了。
因此,國外大學極為重視教授的質量和水平,在教授評審問題上顯得那么“吝嗇”,以至于國 外一些高水平大學的教授少到了“令人可憐”的地步。也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多了反而不怎么顯得尊貴了。正如教授一般,他們 的少映襯出我們多的有些不太正常。正所謂沒有一流的教授就沒有一流的大學,沒有一流的教授就培養不出一流的學生也!
《科學時報》 (2009-11-17 B1 大學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