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開始發展,動力電池的回收問題也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管理辦法8月1日起實行,國內車企如何應對呢?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規范行業發展,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新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在日益增多,動力電池的用量同樣也在飛速增漲。目前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大約在5-8年左右,根據專業人士分析,預計在2018年開始,我國將迎來第一次動力電池“報廢潮”。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中,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而相關企業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各環節履行相應責任。 對于國內剛剛接觸新能源領域的車企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而像北汽新能源和比亞迪新能源早有準備。北汽新能源擁有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可實現日均處理100顆以上電芯的工作量。比亞迪新能源委托授權經銷商來回收廢舊動力電池,運送到比亞迪工廠進行初步檢測,將可以再利用的電池繼續應用在家庭儲能或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而不能再使用的電池拆解回收。 前不久,中國鐵塔公司在北京與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企業,簽訂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合作伙伴協議,將在未來實現從制造、回收、二次利用的標準程序,直面解決電池污染問題。這次的合作也為正在發愁的新能源車企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 雖已有準備,但污染問題依舊是顧慮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自2012年開始截止到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突破百萬,占全球新能源保有量比例高達50%。按照動力電池5-8年的使用壽命來看,已經有一部分新能源車即將面臨電池回收的問題。雖然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進行電池回收工作,但依舊無法消除電池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顧慮。 據不完全統計,本次面臨回收的車用動力電池的廢舊電芯預計將會達到10萬噸以上,這個數據還未包括我們常見的電動自行車的廢舊電芯。由此可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待處理的電池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更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相關動力電池的回收需求可能會激增到400%,如果不能夠及時應對,那么國內新能源領域將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對生態環境絕對存在很大的危害。 2015年國內報廢的數萬噸動力電池中,僅有約2%實現了回收再利用,而動力電池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是大家都不想見到的。此次出臺的新規定不僅能夠對電池回收機構起到監管作用,同時也是對動力電池回收工作起到促進作用。希望整個電池回收市場能夠變得更加規范,真正實現零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