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鎂客網(wǎng) 人類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感受這個世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還有觸覺。我們的觸覺能幫助我們感受到溫度的涼熱、物體的柔軟與堅硬,領略世界的魅力。 但是對于那些佩戴假肢的人群來說,則失去了這樣的能力。來自斯坦福大學的鮑哲南教授領導團隊多年以來一直致力于進行“有觸覺”的“人造皮膚”的開發(fā)。 此“人造皮膚”其實是一種獨特的電子元件,它利用敏感的電子材料制成,可以被拉伸,能夠感受到微小的壓力帶來的電流變化。 團隊在研發(fā)中實現(xiàn)了兩項技術(shù)突破。一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可伸縮的聚合物電路,用集成的觸覺傳感器可以檢測一個人造小蟲的微弱足跡。第二個是更為實際的進展,即找到了能夠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這種新型柔性、可伸縮電子元件的方法,這也為商業(yè)化鋪平了道路。此元件具有較好的伸縮性,其可以被拉伸到原來的尺寸的兩倍,同時又能保持它在沒有裂縫、分層或褶皺的情況下導電的能力。為了測試耐久性,研究小組對樣本進行了超過 1000 次的拉伸,但沒有造成明顯的損傷或靈敏度下降。當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樣本粘在人手上這種不規(guī)則的表面時,效果也依然非常好。 未來,在假肢的表面,可能就會由這種柔性電子材料覆蓋,但是在此之前,這項技術(shù)可能為我們帶來新的柔性電子設備,對現(xiàn)有的剛性電子設備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